小人,是社会中一个永远不安定的因素。所以,每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都会碰上明显的或不太明显的小人,都会受到他们明显的或不太明显的伤害。
凡小人,无论是凶神恶煞,张开血盆大口,还是彬彬有礼,微笑着将刀子扎进你的心窝,实质上都具有犬科动物的特性。咬住一口,死不肯撒嘴,这时是狼;一见主子,来不及的摇尾巴,这时是狗。
还有一点很有趣。小人和小人之间的精神感应,比老猫闻到几里地外的鱼腥气还快。据科学家实验,一块蛋糕放在那里,不出一小时,附近几个街区的老鼠都会获得这个信息,而向这个方向游走和靠拢。
在小人集群中,同是败类,但每个人扮演的角色,倒不尽相同。以表现形式来分,有人皆为敌的,有尖酸刻薄的,有口蜜腹剑的,有死皮赖脸的。以组织分工来分,有大打出手的急先锋,有铁杆不变的死硬派,有策化于密室的后台,有煽阴风点鬼火的“蒙面人”。
然而,做小人者,其特点就是脸皮特厚,心肠特黑,手段特毒,在生活里,所有的小人,从来不承认自己是人所不耻的家伙,同样,对别人无论从心底鄙夷,还是公然藐视他们,永远拥有良好的自我感觉,而毫不在乎。
说到此,又联想到高鹗续写《红楼梦》的后四十回里,高鹗不仅仅是完成曹雪芹所铺叙下来的悲剧故事,而且有其描写小人创造性的独到之处,更显出他的手笔不凡。
高鹗描写“那贾环、贾芸、邢夫人互相埋怨”的热锅上的蚂蚁状,“那贾环等急得恨无地缝可钻,又不敢盘问巧姐那边人”的狼狈相,“明知众人深恨,是必藏起来了,但是这句话怎敢在王夫人面前说,只得各处亲戚家打听,毫无踪迹”的为难着急的样子。“里头一个邢夫人,外头环儿等,这几天闹得昼夜不宁”的种种丑态,寥寥数语,便把小人作恶必自毙的下场全部点透了。
丑剧闭幕,并不等于再也不发生丑剧,只要有社会毒瘤的小人存在,戏总是要演的。所以,谨防小人,不给他们可乘之机,千万不要书生气,这也许是高鹗先生想通过这场荣国府里小人作怪的丑剧,告诉我们的一个人生教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