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文风就是指文章写作的社会风气,是社会文坛上一种具有普遍性、倾向性的文章现象。文风对于写作主体的作者来说,是人们的思想作风在写作中的表现。
写作作风是文风的基本素养之一,在中国古代,凡较好的文风,都具有踏实、严谨的写作作风。
如,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在齐、粱以来骈文统治文坛、绮丽柔弱文风风靡的背景下,以自己的写作实绩和文章理论,掀起了力挽狂澜的古文运动,提倡文章写作的作风要言之有物,“能自树立,不因循”,反对“夸多而斗靡”。
柳宗元在论及自己写作的严谨作风说过:“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惧其剽而不留也;未尝敢以怠心易之,惧其弛而不严也。”可见,柳宗元的写作作风比韩愈更为缜密。
上述两位古代文章家良好的写作作风,推动了古文运动优良文风的建立,开创了中国文章史上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优良文风的新局面,对后世文风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毛主席在延安时也反复谈到了写作作风问题,指出: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是一种“极坏的作风”。
毛主席倡导一种“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的写作作风。正是由于我国自古以来良好文风的传承,以及广大写作者坚持了文章写作的好作风,才使文坛文风以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崭新面貌出现于世界的东方。
历史永远是曲折前进的。优良的文风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恶劣的文风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被历史所唾弃。一切写作爱好者(包括专家、学者、作家),要对写作作风负有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写作实践,为推动和建立优良的文风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