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点,在艾山风景名胜区活动现场,竹马艺人身着色彩斑斓、独具特色的戏服,迈着轻盈的步伐正式开演,“一溜长蛇”“二龙戏水”“四门兜底”“五虎寻羊”等阵势不断演变,吸引不少群众围观。
市民陈蒙说:“我们在现场看到跑竹马表演非常精彩,特别有年味,代表邳州的文化传承。”
据史料记载,邳州跑竹马俗称“竹马舞”“竹马会”,在明清时期就已颇具规模,每逢重大节日或庆典,街头巷尾都能看到跑竹马的热闹场景,跑竹马作为邳州传统的民间舞蹈,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2008年,跑竹马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邳州跑竹马代表性传承人屈绍金是第四代传承人,每年节假日他都会组建跑竹马演出队,到邳州各地巡回演出。
屈绍金介绍:“我会把跑竹马给传承下去,让跑竹马进学校,培养新一代的年轻人。”
此次展演,还有非遗项目柳琴戏、《周七猴子的传说》、邳州大鼓、邳州花车等,巧妙的舞蹈编排、精致的服装搭配和绚丽的舞台效果,为市民送去具有浓郁邳州特色的传统节日文化盛宴。
市民王俊发告诉记者:“我在这看到踩高跷、舞狮子等民俗文化,演出很精彩,有年味,希望这些文化能一直传承下去。”
在非遗展示区,邳州纸塑狮子头、邳州蓝印花布、泥塑玩具、香包、花鸟字等多个非遗项目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赏,一件件非遗作品透露出传统文化的艺术韵味。徐州市花鸟字非遗传承人汤向云特地来到现场,为市民书写花鸟字。
汤向云说:“活动当天来了很多游客,他们非常喜欢这些非遗作品,对于非遗的传承有很大帮助。”
市文化馆每年在艾山风景名胜区举行的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已经成为邳州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它不仅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对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邳州市文化馆馆长李传玉表示:“我们对多个非遗项目进行展示,让更多游客领略非遗之美,体现非遗传承人的精妙技艺和邳州人民造物的智慧,让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连接,增强游客文化体验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融媒体记者:马艺萌
摄影:郭家良
编辑:卜非凡
责编:郭修彤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