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是本村人,还有什么问题?怎么解决?大家在一块聊一聊、提一提。”
一大早,在宿羊山镇坊上村党支部办公室,记者见到了宿羊山镇坊上村驻村第一书记顾凤广,他正组织坊上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召开座谈会,现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顾凤广边听边梳理问题,待现场渐渐安静,他开始逐一解答。
顾凤广是江苏省运河中学总务处副主任,2024年8月,徐州市选派优秀干部到经济薄弱村开展帮扶工作,他积极响应号召,毅然扑向基层,担任宿羊山镇坊上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伊始,顾凤广通过调研了解到,坊上村是典型的农业发展主导型村庄,村民收入渠道单一,村集体经济主要是土地经营性收入及资源发包性收入,当地基础条件相对薄弱。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顾凤广认为,村庄要发展必须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群众进行特色种植,拓宽增收渠道。通过外出考察学习,结合自己过去的驻村经历,顾凤广萌发了在坊上村引进羊肚菌试种项目的想法。
顾凤广介绍:“通过村‘两委’研究,我们去港上镇十房村考察,学习种植经验。咱们这边村书记张森协调资金,经召开村民大会讨论研究,决定有意向的村民提供土地、自己管理,我们提供技术指导。”
羊肚菌试种项目由村集体兜底,确保参与种植的村民每亩地有8000元的基础收入。这一做法得到村民们的认可,第一次试种就有十几户村民表示愿意参与。该村从中抽取了三户建设了13个大棚作为试点,目前,大棚里面的羊肚菌已经完成种植。
宿羊山镇坊上村党支部书记张森告诉记者:“羊肚菌种植项目落成之后,一年可为村集体带来至少3万元收入,村民每亩地每年预计增收3万元。我们试种成功后,将带动更多村民参与进来增收致富。”
此外,在摸清坊上村“家底子”的过程中,顾凤广还发现山上有一片长期闲置的土地,在了解到土地的性质后,顾凤广积极和承包土地的企业对接,引进山地小麦种植,增加村集体收入。
“目前我们种植了近20亩山小麦,不撒化肥、不打农药,生产有机食品,承包土地的企业将回收我们的小麦,预计村集体可得到净收入2万元。”顾凤广说。
在推动产业发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作为一名驻村书记,顾凤广也深刻认识到良好的村庄基础设施是乡村发展的硬件保障。走访中,他发现了村庄建设的薄弱环节。“村里有些路灯不亮、有些路是断头路。下一步,我们将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把断头路修好,把不亮的路段进行亮化。”顾凤广表示。
正因为有了一位位像顾凤广这样的驻村第一书记,把脚踩进泥土、把汗抛向田野,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才更加潜力无限、多姿多彩。顾凤广表示,乡村振兴工作任重而道远,在接下来的驻村工作中,他将牢记使命,不负所托,让坊上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融媒体记者:程艳芳
摄影:杜洋
编辑:裴培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