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河镇:“指尖”掘金,“巧”致富

岔河镇:“指尖”掘金,“巧”致富

1月15日,在良壁村一处拖鞋代加工点,村民们熟练地操作缝纫机缝制一次性拖鞋。代加工点负责人郁永香告诉记者,这里的一次性拖鞋原料由四户镇一家工厂供应,村民只需要将拖鞋加工完成,就有专门人员来车拉货。

两年前,郁永香带着几名姐妹外出找活,无意间接触到一家一次性拖鞋加工厂,有着缝纫基础的郁永香便和老板谈起了合作。他说提供机器和原料给我们,让我们先做一批试试,如果符合要求,就长期给你们送原料。”郁永香说。

岔河镇:“指尖”掘金,“巧”致富

郁永香把自己的家设成代加工点,四五个姐妹在一起“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她们的技术获得了老板的认可,承接的业务也越来越多。同时,凭借就业门槛低、工时分配自由、顾家赚钱两不误的特点,代加工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低收入农户和妇女就业,目前已带动就业20余人。

48岁的翟玲一有时间就来到代加工点忙活,每天忙忙碌碌,她感觉很充实。“我们姐妹在一起干活,比在家里闲着要强得多。我一天加工500百多双一次性拖鞋,能挣80元到100元,挺不错的。”翟玲说。

岔河镇:“指尖”掘金,“巧”致富

同样实现家门口就业的还有桥南村村民,在桥南村渔网加工点,绑扎、固定、剪网,村民们各司其职,有序地进行作业。加工点负责人曹丽向记者介绍,她的父亲在外地从事渔网加工销售生意20多年,依托有利的原料供应和销售优势,他们在老家也设立了加工厂,吸纳本村及周边村庄村民就业,目前带动全镇就业100多人。

岔河镇:“指尖”掘金,“巧”致富

曹丽说:“这个活比较简单,很快就能学会,可以来加工点做,也可以拿回家做。我们把原料送到工人家里,做好之后再去拉。”

岔河镇桥南村村民汤芳侠说:“一个月2000多元,还不耽误做家务、照顾孩子,感觉很满足。”

如今,打工、赚钱,不再是青壮年劳动力的“专属”。在岔河镇,越来越多的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据了解,岔河镇共有26名妇女创业者,15个代加工点,涵盖服装、香包、拖鞋等多个类别,带动全镇289名妇女就业。岔河镇将继续丰富代加工产品,增加妇女可支配收入,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注入巾帼力量。

融媒体记者:李索雅
摄影:吕立三
编辑:裴培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