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港上镇十房村江苏润港金属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自动化产线正在全力运转,经过轧钢、捆扎等工序,一条条轻钢龙骨被生产出来。
十房村党支部书记杜学富介绍:“该企业2023年6月份正式投产,同年产生效益76万元。2024年,我们销售额突破了1800万元,为集体增收125万元。”
十房村有居民3200多人,一半以上在外地经商从事轻钢龙骨销售工作,成立大小企业120多家,是典型的村民富、村集体经济薄弱村。为了实现村集体增收,村组干部抓住本村优势,借助上级的帮扶资金,投资420万元建成轻钢龙骨加工厂,这也是港上镇首个村级企业。村集体有了企业,也带动了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十房村村民冯仰乾说:“村里有了企业,让我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一个月工资4000多元,感觉很好。”
村集体有了资金之后,十房村又流转310亩土地,从事羊肚菌、苹果、毛豆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实现年增收24万元。近期,村组干部又做起了直播带货,将本地的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杜学富说:“2024年我们村集体收入突破150万元,争取2025年突破200万元。”
立足自身资源禀赋,邢楼镇东庄村从2018年开始流转800亩土地从事规模种植,当年增收60万元。从那一年开始,东庄村持续扩大规模种植,之后又开展稻田鸭养殖、肉羊养殖、瓜蒌种植,各种耕种机械、大型稻米烘干设备等也先后增添。
这个冬天,东庄村种植的200亩瓜蒌喜获丰收,在瓜蒌基地内,80多名村民正忙着采摘,清洗瓜蒌籽。
瓜蒌基地负责人李修国介绍:“一天收获2000到3000斤,我们联系亳州一家药厂直接到地头拉货。”
因瓜蒌种植效益高,市场稳,同时还带动大量村民就业等优势,东庄村通过以土地入股招引能人大户,继续扩大种植规模。除了村民每年每亩地可以拿到1200元地租之外,还可以在种植基地务工。
东庄村党支部书记李伟说:“我们的目标是最近几年把村民土地全部流转出来,让他们增加收入,同时增加村集体收入。”
在我市,许多村以土地入股,探索村企联建,走出了集体经济增收的新路子。其中,岔河镇良壁村以一般设施农用地这个资源为依托,与立华、正大两家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收取土地管理费用、经营分红、养殖棚舍租金,实现村集体经济突破100万元。
岔河镇良壁村党支部书记颜飞建介绍:“下一步我们计划通过村集体资金,包括村民自筹资金,成立良壁村党支部合作社。”
近年来,我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深入挖掘整合各类资源,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增收新模式,有效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2024年底,全市490个涉农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以上的达到100%,其中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的突破50个。不断发展壮大的村级集体经济,为全市各村(社区)实现富民强村提供了强力支撑。
融媒体记者:吕立三
摄影:杜洋
编辑:裴培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