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教练衡新:逆风飞翔的“领航员”

“金牌”教练衡新:逆风飞翔的“领航员”

近日,当记者在国家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见到衡新时,他和队员们早已开始了一天的训练。1月份的南京,虽然天气已经较为寒冷,但场馆内,队员们的训练热情却分毫未减,基础强化、技战术精进、体能提升等等,不同于备战奥运会等重大赛事的针对性训练,冬季集训则更加专注于运动员技术打法和心理素质的全方位提升。

中国残疾人乒乓球队教练衡新介绍:“像奥运会的备战,我们强度是比较大的,主要是以技战术的高对抗为训练目的,像我们冬训主要以体能和基本功为训练目的,每次训练目的不一样强度也不一样。”

“金牌”教练衡新:逆风飞翔的“领航员”

在2024年的巴黎残奥会上,衡新带着队员们第五次征战奥运赛场,共摘得8金1银3铜,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运动员们的刻苦努力,更离不开教练员的辛勤付出与耐心细心。

闫硕在巴黎残奥会上获得了乒乓球男单7级冠军,他告诉记者:“在出征奥运之前,针对一些球的处理以及一些对手的打法上,衡教练跟我聊了两个多小时,对我帮助很大。”

对于队员们来说,衡新不仅是训练中的“良师”,更是生活中的“大家长”,只要看到他,大家就会觉得心安,球队也就自然有了主心骨。

中国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彭政扬告诉记者:“我们行动不方便,衡教练会帮我们搬轮椅,抱我们上下车,平时对我们的生活、情绪也都很照顾。”

训练、备战、比赛,几乎把所有时间和精力倾注在球队上的衡新鲜少有机会回家,但是作为省人大代表和徐州市人大代表,衡新专门请了一天假回邳调研,他想通过自己的多走访、面对面,直观征求到大家最真实的意见和建议。

“我会把调研的内容进行汇总,然后在省人代会上进行提交。我希望通过我的建议,能把咱们邳州市的体育工作和残疾人体育工作进一步做好。”衡新说。

“金牌”教练衡新:逆风飞翔的“领航员”

结束了大半天的行程,衡新来到位于市民活动中心的江苏省残疾人乒乓球邳州训练基地,对正在这里训练的小队员们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衡新告诉记者:“只要有时间,基本上我都在邳州带队训练。咱们邳州是残奥冠军之乡,我也想把邳州的残疾人体育事业继续做大做强,发扬光大。”

“金牌”教练衡新:逆风飞翔的“领航员”

基于邳州残疾人乒乓球项目的良好成绩与优势,我市于2020年7月成立了江苏省残疾人乒乓球邳州训练基地,该训练基地以培养有乒乓球爱好的残疾人为基础,以残疾人康复健身为目的,努力为国家储备冠军后备力量。目前,训练基地已经为省队输送了5名队员,除了本地的生源外,连云港、宿迁、甚至山东等周边地区符合条件的生源也纷纷慕名而来。

“金牌”教练衡新:逆风飞翔的“领航员”

训练结束后,回到家中,衡新忍不住翻看着珍藏多年的老照片,一张冬日训练后的合照,将他的思绪拉回到球队初建的那一年。

“那天训练完后从场地出来,天正在下雪,雪景很漂亮,当时正好带着相机,我们大家就一起拍了张照片,这是周影、顾改、李倩、张变、冯攀峰、郭新元……”

“金牌”教练衡新:逆风飞翔的“领航员”

衡新幼时曾在业余体校接受过乒乓球训练,是一名业余爱好者,工作后,因对乒乓球的热爱,他利用空闲时间经营着一家乒乓球俱乐部。200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衡新陪着安徽省残疾人乒乓球队到邳州的小儿麻痹医疗康复中心“希望之家”进行交流,在那里,他第一次见到了这群孩子,并萌生了组建残疾人乒乓球队的想法,让孩子们通过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魄、增长自信、融入社会,是他最初的想法。

衡新回忆道:“当时看到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我就问他们想打球吗?想打。想参加体育锻炼吗?想。想通过参加体育训练获得冠军吗?孩子们都说想。那个印象还是很深刻的,从那以后我就默默下定决心,想着争取把这批孩子给带出来,争取试试看,能不能培养出来一个世界冠军。当时那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感觉远处有一束光,我们就朝着那个方向奔去。”

“金牌”教练衡新:逆风飞翔的“领航员”

为了能够全身心投入球队的训练,他解散了自己效益不错的乒乓球俱乐部,与孩子们一起开启了漫长的逐光之旅。梦想虽然是美好的,但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却往往布满了荆棘,资金短缺、训练条件艰苦等问题时时困扰着球队,然而冬去春来、四季更迭,不变的始终是衡新和孩子们眼中坚毅的光芒与不曾停歇的脚步。

“我记得冬天的时候,队员们好多手上、身上都有冻疮,打一段时间后,身体一热了,冻疮就化了,严重的时候就是一挥拍,血水都可以甩到对案去。训练完以后,队员们腿上的冻疮就和衬裤粘连在一起了,有时候洗澡都脱不下来,那个条件是很艰苦的。”衡新回忆道。

从简陋的训练场到闪耀的世界赛场,从远处的一束微光到梦想照进现实,历经岁月的洗礼沉淀,曾经的磨难与伤痛如今尽数化作铸就强者的底气与勋章。54枚残奥会金牌,600多枚全国和世界比赛金牌,24年时间里,衡新共培养出12名残奥会冠军、11名世界冠军、13名全国冠军。

“金牌”教练衡新:逆风飞翔的“领航员”

二十多年的执教生涯里,衡新与队员们朝夕相伴,共同成长,有欣喜、有遗憾、有收获、有感动……虽已年近六旬,但他依然笃定坚守,愿用真心、恒心、匠心,不负初心。前行的道路上,只希望时光慢些走,他愿陪伴更多的孩子走出阴霾、笑傲赛场。

衡新表示:“从目前的精力体力上来看,我感觉还能再培养出一批队员。我当了这么多年的教练,能深深体会到什么叫天道酬勤,就是靠每天的坚守和坚持。接下来,争取把我们这批大队员的成绩继续保持住,再把小队员培养出来,把咱们残疾人乒乓球事业,继续做大做强。”

融媒体记者:朱芷萱
摄影:王自江
编辑:裴培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