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强村在路上|彭湖村做活“豆”经济

近年来,赵墩镇彭湖村坚持把富民增收作为根本目的,盘活闲置资源、发展豆制品产业……打造富民增收“强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富民强村在路上|彭湖村做活“豆”经济

12月25日,在彭湖村的豆芽生产加工厂房内,彭湖村党支部书记彭德奎正在和工作人员查看全自动豆芽机内豆芽的生长情况。工作人员彭坤告诉记者:“我们采用的是东北芽豆,冬天需要泡5个小时,一箱装10斤豆子,放在全自动豆芽机里自动恒温、自动淋水,4天可以出筐。”

富民强村在路上|彭湖村做活“豆”经济

彭湖村处于临城近郊位置,周边分布多家企业及学校,豆芽等豆制品市场需求量大。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彭湖村“两委”积极谋划,组织人员外出学习考察豆芽产业,了解到豆芽生产投入成本低、生产工艺较为简单后,由村集体出资,订购全自动豆芽机,发展豆芽产业。赵墩镇彭湖村党支部书记彭德奎介绍:“我们一天能生产2000多斤豆芽,除去成本,净利润达到每天700多元,一年给村集体带来约10万元收入。”

富民强村在路上|彭湖村做活“豆”经济

为丰富豆制品加工种类,近期,彭湖村又引进一条豆腐加工生产线。在豆腐加工生产线上,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设备,泡了一晚上的黄豆,经过磨浆、煮浆、点浆、入模、挤压、翻板、压制等环节后,变成软糯的豆腐。彭德奎说:“我们实行订单式生产。比如某个学校需要600斤豆腐,会提前预约,我们提前泡豆子,第二天开始做。”

富民强村在路上|彭湖村做活“豆”经济

看到豆制品广阔的市场前景,彭湖村计划不断丰富豆制品种类,增设花干、千张、素鸡、豆筋等生产线。“增设生产线需要扩大厂房面积,我们正在选址,尽快把厂房建起来。”彭德奎说。

富民强村在路上|彭湖村做活“豆”经济

在发展特色产业同时,彭湖村还通过盘活闲置土地,建设临时停车场,增加集体收入。记者来到311国道和环城西路交汇处看到,一个占地10多亩的停车场内,停放着各式各样的货车。据介绍,这里原是一处闲置用地,由于长期无人管理,导致空地上杂草丛生、垃圾成堆。“我们建这个停车场,不仅解决了脏乱差问题,而且对社会车辆进行了规范。停车场承包出去,一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约10万元。”彭德奎介绍。

融媒体记者:程艳芳
摄影:杜洋
编辑:裴培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