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新农人丨孙明明:返乡创业,实现了“莓”梦

乡村振兴新农人丨孙明明:返乡创业,实现了“莓”梦

深冬时节,在孙明明的草莓大棚里,一棵棵红彤彤的草莓点缀在绿叶间,长势喜人。孙明明一边打理草莓,一边向记者介绍草莓的品种和特点。“妙香这个品种的草莓个头大,口味浓郁,亩产能达到6000斤左右。”

乡村振兴新农人丨孙明明:返乡创业,实现了“莓”梦

8年前,在外闯荡的孙明明回到家乡开启新的创业历程,在朋友的推荐和帮助下,他承包了3个大棚,种植当时火爆的品种甜查理。但由于没有种植经验,孙明明满腔热情迎来当头一棒。

孙明明告诉记者:“当时想得太简单了。第一年育苗技术不过关,草莓的质量、数量都不好。”

调整好心态,孙明明又重新购买一棚种苗。为了掌握种植技术和管理要点,他特地在网上报了一个草莓种植学习班,还到外地参观考察,学习新技术。通过不间断地学习,孙明明慢慢从新手“小白变身为现代农业的“老把式”。为提升草莓品质,他在种植技术和田间管护上下足了功夫,引进优良品种、坚持蜜蜂授粉、采用水保暖技术,逐步提高大棚种植的“科技含量”。

孙明明说:“地下水温度高,我们用水管把地下水引到大棚里,淋在二膜上,温度很快就升上去,不会产生冻害,保温效果更好。”

乡村振兴新农人丨孙明明:返乡创业,实现了“莓”梦

随着种植技术提升,草莓的品质和产量也稳步上升,孙明明陆续扩建草莓棚,现在,他的草莓棚扩大到10多个,品种也增加了宁玉、宁丰、妙香等,每年8月份种植,10月份收获,可以一直采摘到来年5月份。眼下,草莓迎来新一轮收获期,他和家人忙碌地穿梭在各个棚里,采摘新鲜的草莓。

孙明明说:“我们一天摘三四个棚,每天最多采摘500斤,一亩地纯收入3万多元。”

谈及今后的发展,孙明明信心满满,在种植草莓的基础上,他还计划扩建大棚、丰富产品,尝试种植中药材、西瓜等,不断拓宽致富渠道,带动更多“新农人”回乡创业。

融媒体记者:李索雅
摄影:郭家良
编辑:程智
责编:裴培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