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新农人丨刘体全:“蔬”写致富好“钱”景

乡村振兴新农人丨刘体全:“蔬”写致富好“钱”景

近日,记者走进运西村蔬菜种植基地,一个个紫油油的茄子挂满枝头,种植户刘体全穿梭在茄子架中,挑选着个大、光滑的茄子,熟练地采摘、分拣、装箱。

今年,刘体全种了3个蔬菜大棚,全部栽种长茄新品种“765”,该品种果肉细腻鲜甜,市场需求量大,产量、价格均高于普通品种。

刘体全介绍:“一亩地可产2万多斤茄子,半个月摘一次,能从10月下旬一直卖到次年6月份,一个棚纯收入5万元左右。”

乡村振兴新农人丨刘体全:“蔬”写致富好“钱”景

据了解,2008年运西村开始发展设施农业后,刘体全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尝试建棚种植蔬菜。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刘体全遇到死苗、病虫害等问题,镇里及时从山东寿光聘请专业农业技术员提供技术指导,在育苗、定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进行科学管理,有效保障蔬菜的品质和产量。蔬菜成熟后,运西村村集体通过统一销售,与多家市场和批发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蔬菜的销路。

刘体全介绍:“我平时跟技术员学习,不断丰富种植经验,第一年茄子初见效益,第二年开始扩大规模。”

乡村振兴新农人丨刘体全:“蔬”写致富好“钱”景

经过不断摸索和学习,刘体全的茄子种植技术逐渐成熟,他种植的茄子品种“765”因产量高、口感好而深受烧烤市场的喜爱,订单纷至沓来。

乡村振兴新农人丨刘体全:“蔬”写致富好“钱”景

刘体全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结起来才能走得更远。因此,他积极传授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乡亲们提高种植效益。在他的带动下,运西村的茄子产业逐渐形成了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车辐山镇运西村村民刘体明说:“刘体全是我们村最早种植大棚蔬菜的,我们平时有不懂的地方问他,他都会给我们详细讲解。我今年种了两个大棚,经济效益非常好。

乡村振兴新农人丨刘体全:“蔬”写致富好“钱”景

如今,运西村已有近300亩大棚,种植茄子、黄瓜等蔬菜,为村民们带来可观的收入。刘体全表示,未来他还将继续带领村民们发展大棚种植,探索更多适合当地种植的蔬菜品种和技术,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融媒体记者:胡敏
摄影:郭家良
编辑:卜非凡
责编:裴培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