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成长平台,激发产业工人的奋斗热情,让他们既有地位又有尊严。走进江苏黎明食品有限公司黑蒜生产车间,工人们在不同的岗位上有序忙碌,已经打包好的产成品即将出口海外,一派产销两旺的场景。
车间主任张丽颖在包装、发酵等区域检查产品质量,查看有关监测数据。通过多年的摸索,张丽颖和同事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产加工工艺流程和相关标准,在国内的黑蒜生产加工领域处于领先位置。
江苏黎明食品有限公司车间主任张丽颖说:“我从2012年进入公司,一点一点对工艺流程进行改造升级,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加工工艺标准。”
从公司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车间主任,从一名普通劳动者成长为徐州市劳动模范、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丽颖现在有了满满的获得感、自豪感、荣誉感。
张丽颖表示:“我会以此荣誉为契机,发挥劳模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带领一线员工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财富。”
在提升工人地位上,邳州市注重从产业工人中推选劳模和工匠人才,加大产业工人比例,彰显产业工人政治地位,让产业工人职业荣誉感不断提升。通过开展“十大金牌工匠”“十大工匠”等评选活动以及不同层次的劳动技能大赛,着力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队伍,助力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助推全市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市总工会引领带动全市各级工会建好管好、用好职工书屋,办好食堂、职工宿舍等后勤保障,切实提升职工文化素养,解决职工的“急难愁盼”。在江苏黎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职工书屋内,门类齐全的各类书籍,温馨雅致的功能布局,让前来读书休憩的员工们倍感舒适。
江苏黎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员工靳玲玲说:“在读书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提升专业知识,还能放松心情,这样能够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在市总工会指导帮助下,作为徐州市“产改”试点单位的江苏黎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注重职工全面成长,形成了企业高效优质全产业链发展的良好局面,荣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省长质量奖等国家、省、市荣誉。去年企业产值达13亿元,今年有望实现新突破。
江苏黎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洪庚说:“精深加工的发展更需要企业创新的力量,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学习,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可以更好地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在“产改”工作中,邳州木制品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已成为全国叫得响的品牌。近年来,参加多次工资集体协商会议的江苏兰蒂斯木业有限公司工作车间主任吴伟告诉记者,有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一线员工在保底工资基础上多劳多得,待遇上有基础保障,还有提升空间。
随着邳州木制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产线、新产品、新市场不断拓展,创新的技能培训、稳定的产业技术工人对企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协商制度,企业在员工招聘、技术研发等方面才有了更好的发展保障。
江苏兰蒂斯木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建表示:“通过公司集体协商,公司和工人之间合作关系更稳定更融洽。公司产量上来了,产品质量也提高了,对企业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作为木制品之乡,邳州共有木制品加工企业3016家,从业人员超15万人。2019年木制品行业确定为省“产改”试点单位后,协商重点转向能级工资、产业工人素质提升、薪酬待遇、“五小”发明创造等,无论是协商的内容还是协商、产改的实效都得到进一步提高。近年来,邳州木制品行业共有126名职工被评定为高级工,10名职工分别获得邳州市“十大金牌工匠”“十大工匠”荣誉称号,4人获得市级以上劳动模范称号、1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据了解,邳州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江苏省集体协商条例》有关规定,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持续推进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断走深走实。
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何宝华表示:“我们将深化‘劳模工匠进校园 思政教师进企业’等示范性‘双进’活动,凝聚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在邳州中等专业学校建立‘邳州工匠学院’,为企业订单式培养更多技术能手和高技能人才。以‘抓产改 稳就业 促发展’为主题,联合相关学校走访调研工业园区、行业企业,助力企业稳定发展。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推动优秀产业工人综合素质加快提升。”
融媒体记者:吕希迎
摄影:索晓飞
编辑:程智
责编:裴培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