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岔河镇岔河村创新发展思路,探索多元模式,通过招引能人大户、村企联建、公共空间治理等方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走出一条富民强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近日,在位于岔河村的董营蛋鸡养殖场,一颗颗鸡蛋顺着自动化收纳线,从鸡棚输送到打包区,工人正忙着将鸡蛋装入筐内。据了解,该养殖场占地13亩,建有3个鸡棚,养殖蛋鸡8万只,每天都吸引周边商贩前来采购。
“每天产蛋约6000斤,销售额30000多元。”邳州市董营蛋鸡养殖场负责人付玄军说。
前期,岔河村帮助企业协调土地建设智能化养殖场3座,为助力企业更好发展,还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国家级特色农产品认证。
“目前,该企业带动本村10多人务工,增加村民年均收入24000元。”岔河村党总支书记李全召说。
为做好“增收”文章,岔河村还探索“村企合作+规模种植”的经营模式,种植水稻和小麦。在岔河村的一处小麦田,翠绿的麦苗铺满田间,一派郁郁葱葱的喜人景象。
据介绍,该片土地由岔河村和正大集团合作,一年两季轮番种植小麦和水稻。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正大集团排出的沼气沼液供给村里使用,沼液替代有机肥实现绿色种植,农作物产量也优于以往。此外,正大集团还会根据种植面积,给村里相应的补贴。
“这块土地共计591.6亩,除固定租金以外,每年还有额外的分红,加在一起每年收入20.7万元。”李全召告诉记者。
岔河村还积极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流转农户土地2106.6亩,溢出集体土地200亩,通过发包,村集体增收17万元;通过图码管控收回公共空间35块共计292亩,通过平台发包,村集体增收14.2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借助镇工业园区的优势,与企业合作,发展一些代工加工项目,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老百姓增收,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李全召如是说。
融媒体记者:李索雅
摄影:王煌
编辑:裴培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