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有角的地方全部打磨,标准就是手摸上去光滑。”近日,记者来到江苏三州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时,看到技术员刘川正在指导锥体设备的焊接。刘川今年37岁,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机械类相关工作。2021年,刘川入职江苏三州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当起了技术员。十年间,刘川工作刻苦努力,从一名基层维修工,成长为技术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我主要负责设备维修,产品来到公司后会进行拆解,拆解后进行检验检查,拿出拆解报告,根据客户要求,再拿出维修方案,所有设备必须检验合格后才可以出厂。”刘川说。
工作中,刘川积极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并做好技术指导。根据客户反馈,刘川在螺旋铰刀运行过程中,发现螺旋叶片存在不耐磨、寿命短等突出问题。他及时与行业内专家进行沟通,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刘川说:“初步定下来采用复合堆焊耐磨板形式,提升硬度,先在一些钢厂进行了试点,运行寿命可以达到1年半到2年,现在客户需求量比较大,今年下半年就订购了30多台。”
凭借多年努力,刘川对车间设备原理、线路图、部件结构和安装检修要领了如指掌。设备一旦出现故障,一听一看间便能很快找到“症结”。在刘川的带领下,公司实施了一系列技艺革新,完成了“焊接设备耐磨堆焊工艺”“用压缩空气排放液压缸内的液体油”等一系列技艺工法改造,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
刘川告诉记者:“我经常在一线,对客户现场使用情况非常了解,客户有什么需求及时给我们反馈,我们也会和同行业一些专家进行技术沟通,共同致力于解决问题。只有对现场每台设备部件、运行原理都非常清楚,才能够掌握其性能。”
企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强力支撑。徐州赛威机械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丁波,多次参与车间的技术改造。一次,丁波发现企业原有的手持式激光焊接机,长时间手持会导致工人疲劳,而且不利于大型原件焊接,使用范围受到严重限制。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丁波带领团队积累相关数据,开发一套激光焊接系统,并通过了严格测试和企业试用。
丁波介绍:“目前机器已经调试好,后续还会逐步引进,再上两条生产线。”
在生产车间内,记者看到,新引进的一台全自动激光焊接机已经投入使用,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市场订单量也大幅增加。
丁波说:“现在产品合格率达到99%,质量精细度相比人工要好很多,设备来到之后全程跟踪,协定好使用方案,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个摄像头,提高监工质量,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看到,进行产品细节质量把控,同时减少工人工作疲劳。”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赵墩镇在搭建和优化人才集聚平台的过程中,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认真做好人才引进、平台建设、优化环境等各项工作,积极构建“赋能型”人才服务体系。
融媒体记者:马艺萌
摄影:杜洋
编辑:裴培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