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 6
奶奶的耳朵聋得一塌糊涂,如果她不认识字的话,那是无法与人交流的。来喜是靠笔和纸最先和太太交流的。这次回来他只要不写文章就和太太在一起,写些在大学里的事情给太太看。来喜记得太太最好给他们小孩子讲《西游记》里面猴子的。那时候来喜听得最认真,在孩子们中,来喜是最听话的,所以,太太是最喜欢来喜的。这次回来他要多陪陪太太,来喜看见太太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心里很难受。所好太太还很能吃,相对来说抵抗力还强些,来喜知道,这么大岁数的人,就怕跌倒,一跌倒想再站起来就很难了。来喜想着想着心里特别难过,不行我得到街上给太太买个拄棍去。
邓来喜从杨林村出来,一路向北走了二十分钟就来到了成阴小商品市场了。这里店铺一个挨着一个,买磁带的门前摆放着一个与人一般高的大音箱,他们反复播放着邓丽君那柔情蜜意的《甜蜜蜜》。邓来喜立足听了一会儿,又继续往前走,他来到一家买小杂货店,问店铺老板娘:"请问大姨,哪里有买拄棍的。"
老板娘一看这位高大英俊的小伙子,当即来了精神,态度和蔼地说:"俺家就有啊!平时没有人买,我放在柜台里面了。"老板娘说着从柜台里面拿出来一根拄棍,暗红色的颜色显得格外鲜艳好看,来喜拿到手里拄着试试,怎么感觉有点短呢?他又一想太太个子矮,这根拄棍或许正好呢!他买了一个,付过钱后来喜就离开了杂货店,他走出了大市场,往前再走两百米就是成阴最繁华的商业大街人民路了。邓来喜想去他二哥的店铺里看看。
邓来运的"美玉美容美发厅",就在这条人民路上的人民广场左侧,购物中心不远。邓来喜拿着拄棍走了十多分钟就到了。当来喜进了"美玉美容美发厅"时,一个挺拔靓女迎上前去说:"先生你好!请问你需要什么服务?"
邓来喜也礼貌地回答:"谢谢你美女,我想找邓来运先生,不知道他在吗?"
"噢!你找邓经理啊!先生请跟我来。"
邓来运跟着这位美女来到了邓来运的办公室门口,他们看见邓来运正和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说着什么?这位美女敲了敲敞开的门,这时,正在谈话的邓来运转脸一下子看到了来喜,有点激动地突然站起来,然后又对和他谈话的女人解释了一下,激动地迎上前抱住了来喜说:"不说你不回来了吗?"
来喜说:"我没说不回来,只不过我说晚回来。这不是因为邓武考取了北京大学了吗?因此我就回来了,我想给他贺贺。"
来运问:"考取就考取了,怎么贺?"
"二哥,怎么不能贺,比如给他买件纪念品,买件衣服,买块手表,请他吃顿饭来,怎么都行。又不是外人,都是亲兄弟,怎么都好说。"
来运思索了一会儿说:"这样吧!明天晚上我做东,请咱们一家子,借邓武考取北京大学的机会,咱们一家在一起热闹热闹!"
来喜说:"太太走路都是摇摇晃晃的,怎么来呢?"
来运说:"这个好说,我租辆出租车,把她拉来不就行了吗?"
来喜说:"干脆我回去给咱大商议一下,把大哥一家子也接来聚聚吧!我自去上海上大学就一直没见过他们,不知道行吗?"
来运说:"行啊!你问一下大再说吧!"
第二天晩上,成阴大洒店,在十楼天地乐大房间里,邓西平家宴正在这里举行。这里气氛融合,亲情浓厚,热热闹闹地庆贺邓武考取北京大学。
邓武特别高兴,并对大家说:"我一定要努力,争取再创辉煌而拼搏努力奋斗!"
1 5 7
邓来福接到父亲来信,知道了五弟考取了北京大学非常高兴。他到邮电局给父亲寄回去五十块钱贺礼,在汇款单的附言栏上写道:"大,娘,实践证明我们兄弟姐妹都很聪明,我们兄弟六个,有兄弟仨受时代影响,没能上大学,是有些遗憾。但是,从四弟、五弟都考取了名牌大学,相信,下面两个小的也不会差的。连我姐在内,正好四个大的没上好学。可我们现在都过得比一般人好,你们怎能不为我们自豪呢?相信我们家将来会越来越好的。"
附言栏被写得密密麻麻。邓来福把汇款单和钱递给服务人员,拿到回条往机关食堂走去。
来福的心情特别好,这些年自从和来运兄弟俩一同出来学手艺之后,家里的情况逐渐向好的方面转变。来福不能忘记在江浦的时候伯母杨秀凤和唐菊花奶奶对自己的好。今年春节期间回成阴探亲一定得去南京江浦看望她们。杨秀风伯母在那些年里,既当师傅又似母亲般的关爱着自己,邓来福感觉非常的幸运。
尤其是在生活上伯母给予了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一家人,只要文明有吃的,必不可少的也得给自己留下一份。邓来福想,娘又能怎么样呢?
来福今天上早班,现在离中午开饭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便来到了机关食堂南的九十亩硕大的池塘边,看见满池塘密密麻麻的荷花荷叶,心情特别的舒心快乐。无怪乎每天引来无数的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这里真美呀!
邓来福围着荷塘顺时针往前走,边起边欣赏荷塘的美丽的风景,邓来福高兴极了。他一边走,一边想想自己的今后打算,到底该不该在这里解决个人的婚姻问题,还是在老家成阴解决呢?这件事是不是给父母说说,让他们给参考一下是对的。也该给父母亲写封信了。
中午值班卖完中午饭,邓来福回到宿舍,给父母亲写信了。
尊敬的父亲、母亲:
你们好!
上星期在汇款单附言的简短留言后,感觉自己办事很不到位,这些天来一直憋在心里,把想说的话没说岀来。今天我提起笔来给你们说件事,让二老给拿拿意见。我不想在这边解决个人婚姻问题,因为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我们老家差异很大,生活习惯也不一样,这些虽然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慢慢地克服,但是由于我从事炊事员职业,许多小姑娘看不起。前些日子,经人介绍见过两个小姑娘,她们对于我的人材无可挑剔,就是嫌弃我的工作不好,都要求我调出机关食堂,你们说我目前哪有这个能力。再说了,这样嫌弃我从事职业的女人,我真不想愿意。说真话我不想在这地方干了。我想让娘找找熟人,托托关系调回去,不知道娘能不能给办?
现在,我们的家庭条件越来越好。弟弟们一个个都考取了名牌大学,我知道邓文、邓花将来也不会考得太差。在我们家兄弟姐妹八个人中,四个小的就不说了。四个大的,邓诚大哥虽说在农村,可他过得很好,儿子也很争气,在南京上大学。听说他的小丫头成绩也是名列前茅,考上大学不成问题。姐姐结过婚了,姐夫又那么的优秀,现在已经担任花家湾镇的副镇长了,姐姐教小学工作也不错,年里月外生个小宝宝不是很幸福的一家人吗?听说来运很牛,单干这两三个月就挣了工作人员三四年的钱,照这样发展下去,他一定能成为饮食服务行业中的老大。这样算了一圈下来,这八个人中,除了两个正在上中学的,目前我混得最差。由此,我很自卑,我不甘心在这里一天天瞎混日子,所以我要请求你们帮助,将我早日调回成阴和你们在一起,找个对象,安心过日子,过什么样是什么样吧!
不说了,下次再谈!
儿子:来福敬上
一九八一年八月十五日
1 5 8
邓来福给父母亲的信,是直接寄到成阴县教育局教育科的花玲玉收。所以,三天后花玲玉就收到来福的来信。她看过后,不由得皱起眉头,这孩子有思想负担,难道说真像他说的那样是婚姻上,工作上的不顺心吗?花玲玉想,来福这孩子是这八个孩子中最聪明的一个。他从小就反应敏捷,干什么都快,而且心也较细,所以,杨秀凤表嫂在她面前夸不够来福,以至于说:"妹妹啊!你们决定来福接班,依我说不一定是正确的。花玲玉现在认为杨秀凤的话是有道理的。那么,现在,怎么办呢?儿子来信提出了要她给调动的事,她得着手办啊!现在自己还在台上,如果过二年真的退居二线了,那么办起事来就不如现在好办了。于是,花玲玉抓走电话就给劳动局的老同学,也是花家湾的族哥花玲清副局长打电话。正巧,花局长在办公室。花玲玉把来福的情况向花局长述说了一遍,花玲清也很爽快:"行,外甥这事我给办了,不过,正好我也有一件事想找你,你嫂子她妹妹的小闺女考成中差几分,这事你也得给通融一下,该请酒我坐东,该打点你带你嫂子去,这事就托派给你了。"
花玲玉放下电话,有点犯愁,你看这事弄得,真别扭。才找完成阴中学校长把李文明弄好,这又来事了,怎么办呢?还得到成中使脸去。
花玲玉做事就这么果断利落。她干脆下班后骑着自行车到成阴中学,也真巧了,花玲玉往里进,校长和她顶个照面,校长见到她时,先是一惊,然后问:"花科长这晚来一定有事吧?"
花玲玉说:"怎么这么巧呢?有事,找你还真有事,明天晚上,劳动局的花玲清局长请你吃饭,在成阴大酒店六楼,6 1 8房间,晚上6点。"
校长说:"吃饭就免了罢!花科长,咱兄妹还是外人吗?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咱们不讲究什么客套,你明天给花局长说改天我请他!"
既然校长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花玲玉就实话实说了。校长说:"我当什么事来,行!不就差五分吗?你是知道的,我们正申请降三分,其实只差两分,按照正取生收费行吧?"
花玲玉说:"那我就替花局长谢谢你了!"
校长说:"谢什么啊!这也在我的权力范围内,差分多了,我也没办法交代。"
就是这样,花玲玉没费吹灰之力就把花玲清交代的事情办妥了。
第二天一上班花玲玉就给花玲清打电话了。对他说按照正取生录取,并说今晚请酒的事情取消了。花玲清说:"玲玉,外甥调动的事,你对他说,让他在那边抓紧活动,我们这边我给找好单位就发商调函,放心吧!要是快的话,今年能办成,不要担心,相信你哥我噢!"
花玲玉今天真高兴,这样看来,来福很快就能调回来了。调回来就给他找对象,这么大年龄也该结婚了。花玲玉粗略地计算了一下,一切顺利的话,五十岁的时候就能抱上了孙子。然后又不由自主地感叹道:天是岁月催人老,眼看就要年过半百了。人生真快呀,一代代人赶着,不老也不行啊!
当花玲玉给邓西平正谈来福调动的事时,杨秀凤带着儿子推开了邓西平家的大门。来喜迎了上去说:"阿姨你找谁?"
杨秀凤问:"你是邓西平的几儿子?"
邓来喜说:"是四儿子来喜。"
杨秀凤快叫儿子李文明喊四哥。那李文明怯生生地小声叫了一声:"四哥你好:"
邓来喜以同样的方式还了一声:"弟弟好!"
来喜引着母子两人进屋后,让他们坐在沙发上歇歇,邓来喜进屋里大喊大叫!
1 5 9
邓西平和花玲玉听到外面有来人的动静赶快岀来,正碰来喜开门。来喜说:"江浦的伯母带个弟弟来的。"
邓西平说:"表嫂来了。"
杨秀凤说:"来了,我把李文明送来了,你给我信说不是二十号军训吗?怕耽误事,所以今天就来了。"
花玲玉也出来了,当她看见李文明时,她突然一惊,天那,这孩子怎么这么像自己的儿子邓文呢?个头脸膛连鼻梁都酷似,就是一个雕塑家捏出来的,太不可思议了。花玲玉仔细定眼一看,李文明这孩子千真万确是人杨秀凤带来的孩子,这是毋庸置疑的。花玲玉想是不是自己在黑夜里出现了幻觉,她的脑子真的很乱。但是,她还是坚守着老实人的厚道,热情地说:"表嫂,你们娘俩来了。"
杨秀凤赶快迎了上去,伸手握住花玲玉的手说:"妹妹往后还请你多多关照。"
花玲玉说:"哪里哪里!还不都是你表弟在里里外外处理事情吗?我现在还没有退下来,还得在外应付些日子,等到我退下来,孩子考上大学都出去了,接着又好带孙子辈人了,想闲下来不容易,唉!人啊!都是忙忙虫。"
杨秀凤说:"妹妹命好,生了六个孩子,在那困难的日子里,把他们拉扯长大真不容易。等到真能闲下来,到我们那里玩些日子,到南京好好看看,我给你们做好吃面点。妹妹你还不知道吧!我的手艺是很好的,我把它都教给了来福了。唉!没有想到来福能跑到千里之外去当个伙夫,太让我失望了。"
花玲玉解释:"表嫂,老邓没到退休年龄就退了,为的是让来福接班。我们考虑来福从小吃了很多苦,又听人说接班政策要取消,所以老邓才急忙退的。"
杨秀凤就是对这件事情有些失望,自己辛辛苦苦刚要把来福教成,后来弄成这个样子,在这件事上,她心里一直都有一个解不开的疙瘩。
花玲玉又给杨秀谈到李文明的上学注意事项,并对李文明提出要求,要好好学习,如遇到学习上问题,生活上问题,要及时给婶子说,婶子会帮你解决的。花玲玉还说,学习贵在专一,不能分心,说她会经常到学校去看他的。
这时候,邓西平来喊他们娘俩吃饭,吃完饭,他们到旅馆已经夜十一点了。在回来的路上,花玲玉说:"老邓,你没发觉李文明这孩子特别像咱家邓文吗?"
听到这话,邓西平心里咯噔一下,然后说:"有点,不过你没细看,还是咱家邓文好看。再说了,邓文的成绩比他好多了,哪像他那样让表嫂操心。"
花玲玉说:"我看李文明不笨,可能表嫂就是忙于挣钱,疏忽了对孩子的管理,要是这样的话,说不定李文明进入高中能开窍呢,再加上他努力,学习成绩会能赶上去的,男孩子潜力大。"
邓西平说:"但愿如此吧!唉!李文明要是能考上大学,也算我对二舅的一次报答吧!二舅可就这一个孙子啊!"
来福到人事处把想调回家的情况给分管领导说了,他们不同意,理由是,工作不到三年,不可能批准。
来福把这情况写信给父母说了。花玲玉感觉这事如果不抓紧的话,一旦花玲清局长调走了,再办起来,就不太容易了。她来家跟邓西平商讨,邓西平说:"我去趟陕南想想办法。或许能办成。一个小工人,不至于卡着不放吧!"
花玲玉又跑了趟成阴县劳动局,把来福那边的情况给花玲清说了。花玲玉让她抓紧时间如果他工作有调整的话,到时候还得找别人说话,麻烦。"
邓西平到了陕南,找到了和他关系较好的分管人事的副总经理,人事处答应放人。来福终于调回成阴了。
来福进了成阴糕点厂,干起了老本行。当他见到师傅杨秀凤时,杨秀凤说:"你调来就好办了。"说了这句让来福摸不着头脑的一句话。
来福光顾讲话了,也没太注意,杨秀凤说:"来福,好好干,不能把你的技术丢掉了,那可是安身立业的好本事,李家多少代人都是靠技术吃饭的,不能在你手里给断了,只要你能把技术传承下去,师傅感谢你!"
评论列表(1条)
拜读陈老师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