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土山镇陈李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以“壮大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目标,充分发挥土地、厂房、汪塘等不同资源禀赋,结合“一户一块田、小田变大田”工作推进,探索更多富民增收路径,打好富民强村“组合拳”。
11月22日,记者来到位于陈李村的邳州玉强文教用品有限公司,车间内打包好的文教产品摆放整齐,即将发往上海。据介绍,该企业是陈李村盘活原有2400平方米的废旧厂房招引而来的项目,企业生产的文教用品主要供应中国第一铅笔有限公司,当前订单充足,生产饱满。企业落户以来,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上万元的租金,带动本村40人就业。
陈李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我在这个厂里打工,每月能收入4000多元,顾家赚钱‘两不误’。”
富民强村关键在于增收,陈李村积极做好土地“文章”,该村以“高质农业”作为集体增收的第一抓手,依托党支部领办农业公司,目前,已全面建成高标准农田165亩,规模化种植优质水稻、小麦,年增收20余万元。此外,陈李村还将100多亩的汪塘发包出去,多途径助力村集体增收。
土山镇陈李村党支部书记李强说:“村集体年收入在40多万元,这为我们实施民生实事奠定了基础,我们拿出来一部分资金用于村庄建设,让村民生活得更舒心。”
今年以来,该村持续提档升级基础设施,新建250平方米水泥地坪,增加10余套便民健身设施,全村道路硬化超8000米,实现全覆盖,村庄环境显著提高。
李强表示:“我们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整合农村资本、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探索村集体‘多元增收’新路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添新活力。”
融媒体记者:李索雅
摄影:苏飞
编辑:程智
责编:朱昱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