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邳州农商行的“90后”信贷主管马超被安排到港上镇石家村担任“金融村官”。来到石家村后,他发现村里的常住人口以老人和上学的儿童为主。为了给村民们提供方便,马超依托石家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起了党建引领金融赋能乡村振兴驿站,将驿站分成了村组治理、便民服务、助农服务直播等九大区域,各类便民服务“一站即达”。
在乡村振兴驿站的便民服务区域,石家村村民可以通过邳州农商行的智能终端收银系统来实现小额的取款业务办理,完成水费、电费、医疗保险等费用缴纳,不用再跑到远在11公里外的镇上去办理业务。
港上镇石家村66岁的老人庄如兰告诉记者:“我们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来这里交医疗保险,给现金就行了。村里有了这个驿站,水费电费都能过来交,可方便了。”
马超在走访中还发现,港上镇的银杏、冻干草莓、沂河小鱼等较为出名,但产品的销售渠道却很受限。为此,马超在驿站建立起专属直播间,邀请供销社和当地网红为当地特色农产品直播带货。
马超介绍:“依托省级‘E路有我’直播平台帮助村民销售特色农产品,其中9月份一场直播当中,成功带货农产品300多单。”
此外,驻村过程中,马超还充分发挥业务特长和专业优势,主动走访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微企业等,及时了解金融需求,加大政策争取,全方位增加“三农”信贷供给。港上镇石家村村民郭二雷主要从事蔬菜和西瓜大棚种植,为扩大农业种植规模,今年,他又准备流转大棚附近的70多亩地。在了解到郭二雷的金融需求后,马超及时为其办理了低息贷款。
郭二雷说:“当时流转这么多土地,在租金、整地、人工、机器各方面都需要很大一笔资金。后来村里帮我贷了30万元,给我们提供了很大帮助。”
由于石家村的村民大部分在外从事轻钢龙骨建材行业,金融服务需求大。为更好地满足百姓金融需求,马超和同事们还为在外地的石家村人提供上门服务,实现业务的全流程办理。
“在外地经商办企的村民不用回到老家办理贷款业务,包括放款、取钱都可以在当地自助办理。我们外出的客户授信金额已经突破5600万元,其中,用信金额已经突破3335万元。”马超说。
在推进“党建引领+金融服务”路径的实践过程中,正是因为有了马超这样的“金融村官”,村民创业有了门路,产业发展有了支撑,群众生活需求得到了满足。
马超表示:“我作为一名金融村官,在以后的工作当中,会继续为村民贡献一份金融力量,助力乡村产业发展,解决村民们更多的金融需求。”
融媒体记者:程艳芳
摄影:陈超群
编辑:裴培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