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房(二十三 )

作者:缪荣株

胡大房(二十三 )

祭会结束时,由祭客中的嘏词官宣读嘏词,嘏词曰:神降在此命余祝嘏词承兹多福予汝孝子暨汝孝子以下俾汝受禄于天宜稼于田绵寿永年子子孙孙弗替饮之。其大意是由嘏词官代表死者对下人说的祝福的话。接着是祭客中祝噫歆、告礼成两个职位宣布祭客跑灯开始,祭会结束。

在祭会中,每次间隔休息时,就有各种茶果糕点捧上来侍侯祭客。祭会的茶水非常讲究,必用天落水。用这种水的都是大户人家,要经常让瓦工拾掇瓦房上的瓦,清除屋上的杂物。这种天落水,以时水、梅水为上,每逢黄梅季节,以锡皮盖盖缸,让第一批瓦上的雨水流淌掉。然后用缸或坛经檐下的落水管等接天水,再用小口陶瓮盛放。为防变质,多用滚热的灶心土置于天水中,瓮口以泥封闭存放。这样的水经过多次过滤干净自不必说。经过用特制的小泥锅膛炖上茶铫烧茶,燃料多为豆秸、小木片等。筛上茶轻浮飘逸,甘爽醇和,呷一口神清气爽。

在举行祭会期间,香火一直不断。有亲友来奔丧的,由主祭者喊“孝子檐下举哀!”胡增钰长跪不起。祭会结束,主人给主祭者红包,由主祭者分给祭客。胡沇源的侄重孙、当时10岁的胡增棋是跟着父亲胡炳祥参加祭会的,父亲因办事到白米镇去,还留下他一个人在胡家玩了半天。姜堰酱醋厂退休职工洪宝勋家住小白米,是三老太的外甥、胡增钰的表弟。洪宝勋的父亲洪胖儿一辈子都在胡源泰茶庄工作。洪宝勋小时候常常一个人到胡大房,有时候从胡家大竹园里砍几根长竹子回家钓鱼,有时候母亲吩咐他到胡家借钱贴补家用。去借钱的时候,母亲关照说:“到胡家碰到大舅母(大太太)点头回,碰到四舅母不咋声,碰到三舅母才开口。” 洪宝勋亲眼目睹了三老太祭祀的场面。不过,洪宝勋那时候除了看热闹外,最感兴趣的是不时吃那些祭客吃剩下的桂花圆子及四时果品。住在圆沟西边的佃户姚常寿也参加了三老太的祭会、棺材出田、送三等活动。

胡增钰表弟洪宝勋(2004年76岁)

三老太死后,灵柩搁在家里的时候,四侄儿胡增金在这期间和前妻卞氏结婚。对胡氏家族的承上启下作出重要贡献的三老太没有留下名和姓,也没有留下儿女,什么也没留下。不过,三老太执掌胡大房期间,让长工王四和顾伯有在自家的土地山(土地庙)后面栽下两棵银杏树,至今还存留一棵一人合抱的公银杏树,作为她那段期间唯一留下来的纪念物。20世纪60年代,当时腰庄四队会计的父亲劝儿子说:“趁你还有权,红光大,将属自留地的土地山的银杏树砍了还能卖几个钱。”会计的妻子蒋爱兰对丈夫说:“爷爷卖,你也不能卖,银杏树是菩萨的一把伞,卖掉它你要倒眼睛毛(倒霉)呢!”这棵银杏树才被保存下来。现在人们看到那棵亭亭如盖,郁郁葱葱的大银杏树,自然就想到胡大房,想到三老太的许多好处。

左为白米村28组姚常寿(2006年79岁)右为姚扣姑(2006年76岁)二人亲眼看到当年栽的银杏树中为蒋爱兰(2006年62岁)

缪荣株1944年生,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姜堰名人》主编,加拿大《大中报》《泰州晚报》专栏作家。泰州历史学会顾问,华港镇下溪村荣誉村民。发表小说、散文近千篇。

(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