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镇招贤村充分挖掘资源禀赋,找准目标路径,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拓宽富民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助力。
在招贤村耘海疆盛农业科技(徐州)有限公司番茄种植基地,记者看到,一颗颗小巧玲珑的番茄挂满枝头,散发诱人的光泽。基地工人正忙着给番茄修枝。据介绍,该基地面积150亩,种有青霞66、青香蜜2个番茄品种。
耘海疆盛农业科技(徐州)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张允超介绍:“春节之前可以采摘,一斤10元左右,全国销售,自采也有。我们种植15个棚,利润约200万元。”
为了保证番茄的品质和口感,种植过程中,基地采用绿色有机肥、蜜蜂授粉等无公害模式,使番茄自然成熟。
张允超说:“我们9月份种植,选择抗病的种子,而且这边都是沙土地,番茄根系好,口感好。”
通过发展番茄种植,当地村民的日子也像番茄一样红红火火,本村及周边村的8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八路镇招贤村村民袁秀英说:“一亩地租金1000元,每天过来打药、除草等,一天能挣80元,忙的时候更高点,一个月平均2400元。既有土地租金,又能打工赚钱,挺好的。”
如今,番茄种植正成为提升招贤村村级经济“造血”功能的一个重要产业。而在2020年以前,招贤村并没有成规模的产业,村民日子过得紧紧巴巴。面对这种情况,村“两委”干部达成共识,决心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富民强村。2021年,村里流转土地840亩,建设寿光四代温室大棚15座,引进耘海疆盛农业科技(徐州)有限公司和徐州江味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驻招贤村。在农业公司的精心管理下,当年迎来第一个丰收季。第二年,村里扩大种植规模,流转154亩土地,在原有种植品种的基础上引进普罗旺斯、京采8号等优质品种。
八路镇招贤村党支部书记夏满意说:“目前我们村建设了26座大棚,通过村集体流转土地,发包给种植番茄大户,以土地入股,一年给村里收入10多万元。”
在招贤村桃树种植基地,一排排桃树长势良好。2022年,通过开展公共空间治理,村里收回河滩地200亩,发包给大户,用于栽植桃树。
夏满意介绍:“我们以一亩地500元的租金,发包给村里的3个种桃大户,一年给村里带来收入9万多元。”
在谈到未来发展规划时,夏满意表示,将抢抓344省道通车机遇,充分利用乡村特色资源禀赋,发挥番茄、葡萄等特色产业的带动作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持续拓宽富民增收渠道。
夏满意表示:“目前,我们以种植桃、西红柿、葡萄等水果为主。我们将结合有利地形,开展自采、观光、文旅产业,进一步增加村集体收入。”
融媒体记者:马艺萌
摄影:郭家良
编辑:裴培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