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赵墩镇城河村迎来了水稻丰收季。近年来,赵墩镇城河村立足本地特色,以农业产业升级、农民生活富裕为核心,大力发展水稻规模化种植,持续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11月6日,记者走进赵墩镇城河村的水稻种植基地,眼前呈现一片金黄的景象,饱满的稻穗低垂,在风中摇摇欲坠。稻田里,水稻收割机正在田间忙碌作业。机器轰鸣声中,水稻被迅速收割,脱粒后的稻谷源源不断地装进车里,呈现一幅美丽的丰收图景。
城河村党支部书记曹连春说:“我们种植的水稻品种主要为南粳9108,种植采用了标准化的插秧技术,实施了规范化管理,因此水稻的品质很好,蒸饭满屋飘香。”
据悉,为进一步增加村集体收入,城河村在2018年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800亩,开始有机水稻和有机小麦的规模化种植。然而,在每年水稻收割季,收割的水稻因晾晒场地受限,遇到阴雨高温天气容易导致稻谷霉变、变质等问题,影响后续出售。
曹连春说:“为解决水稻晾晒问题,今年村里投资40余万元,新建了一台烘干塔,目前已经正式投入使用。”
城河村一直以来都是赵墩镇传统的“粮仓”,但存在农户种粮收益低、稻米优质不优价、产销分散等问题,长期制约着稻米产业的发展。为此,城河村村“两委”经过反复论证,决定结合村情实际,采取“品牌+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谋划城河稻米产业发展蓝图,走出一条以“老淤土”品牌,助力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曹连春表示:“近年来,我们的‘老淤土’品牌打造得很响亮,每年能给村集体增加近50万元的收入。下一步,我们准备自己种植、加工、销售,实现三产融合,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融媒体记者:王鹏
摄影:陈超群
编辑:程智
责编:裴培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