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稻谷千重浪,又是一年丰收时。眼下,新河镇袁场村有机水稻进入成熟期,村民们抢抓农时收割水稻,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11月2日,走进新河镇袁场村,连片的有机水稻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泽,五台收割机灵活地穿梭于田间,将稻穗卷入机腹,切割、脱粒、碎秆等工序一气呵成。
村民庐友然告诉记者:“我将自家土地流转给了村里,不仅每年能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还能在农忙时参与村里的零工,增加额外收入。”
据悉,袁场村耕地面积达4900亩,通过推进“小田变大田”工作,实现了“一组一块田”“一户一块田”的农业发展模式,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其中村集体经营800亩土地,除了500多亩的常规农作物种植,还有特色主打的200多亩绿色有机水稻种植,满足市场对健康食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新河镇袁场村党支部书记刘兆良说:“我们种植的优质南粳9108,抗病、高产、口感好,站在地头就能闻到稻香。这种米煮开后,满屋飘香,口感佳,深受大家喜爱。”
近年来,袁场村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有机水稻,打造优质稻米品牌,不断加大优良品种水稻的种植与管理力度,提升稻谷质量,大力推进机械化作业,促进农业生产降本增效,带动农户增收。
刘兆良表示:“今年预计有机水稻亩产量将比去年增产150斤左右,每斤售价6元,扣除成本后,村里纯利润预计达到20多万元。明年我们计划再扩大种植规模,让新河大米再上一个新台阶。”
融媒体记者:王煌
摄影:陈国政
编辑:程智
责编:裴培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