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在土山镇街南村贾强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的水稻种植基地,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一台台现代化的联合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经过脱粒、筛选等一系列工序后,金黄饱满的稻谷被源源不断地装车。
土山镇街南村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负责人贾强说:“现在的收割机收割效率高,破损率少,短短一个小时,8亩地就收割完毕。”
贾强是土山镇街南村一位80后新农人,2020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投资组建了一家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购置了插秧机、无人机等用于农业生产的机械设备,并建设了农产品加工车间、电子商务和信息化管理室等基础农事服务设施。瞄准农业和农村这个大市场,他还做起了包括育种育秧、机耕机种服务、收运储销等在内的农业生产经营全流程服务“生意”。两年时间,他的服务半径扩大到周边12个乡镇近5万亩耕地。
贾强说:“农事服务中心可以整合资源,从耕种管收四个环节做相对应的半托管和全托管。目前社员达到120个人,合作的合作社有20多家。我们将不断学习新的种植模式、新型种植技术,同时紧跟市场,采购更先进的农机装备。”
街南村种粮大户王超辉种植了20亩水稻,往年都是他自己育秧,再雇人帮着插秧,需要大量的人工劳动,增加了成本。今年,他把育秧、插秧和田间管理等工作都委托给贾强的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全程托管,对他来说省心、省力。
王超辉说:“水稻从育秧、插秧、收割直接送到烘干房,都是一条龙服务,每亩地大概节本增效200多元。”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近年来,土山镇坚决扛牢粮食生产安全责任,把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通过全面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农业机械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及聚焦优质水稻产业等一系列有力举措,水稻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镇水稻种植面积约2.5万亩,已陆续进入收获期,预计在11月初全面完成收割。
土山镇副镇长贾传涛介绍:“我们不断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着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培养懂技术、爱农业的新农人,以科技投入和人才集聚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提高群众收入,助推乡村振兴。”
融媒体记者:马艺萌
摄影:王煌
编辑:裴培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