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从五十年代到今,这首《歌唱祖国》响彻祖国的大江南北,响彻世界上华人生活的每个角落。它的旋律高亢激昂,以形象的语言,开阔雄伟的音调,表现我国亿万人民以无比自豪的气魄,歌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革命豪情。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震撼着亿万人民的心弦。它的词曲作者,就是著名音乐家——王梓。
《歌唱祖国》,是王梓的代表作。翻开他的音乐专辑,一幅幅非凡的创作画面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了。当时担任天津音工团团长的王梓,就立志要写一首歌颂祖国的歌曲,把人民热爱新中国的情感表达出来。1950年国庆节前期,他来到北京,看到天安门广场上彩旗飘扬,呈现出一派欢乐的节日气氛。这时,他心中升腾起一个强烈的愿望——如果为国庆游行队伍写一首雄壮的进行曲,让大家唱着走过天安门前该有多好啊!王梓的创作灵感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新生活的激情深深的触发了。歌曲的主要旋律立刻在他的心中回荡,使他久久不能平静。
在回天津的火车上,他拿起来纸和笔开始创作。回到天津后,他继续创作,反复修改反复推敲,用了半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首歌的全部词曲创作。中国人民经过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这是《歌唱祖国》所表达的最激动人心的主题。在这部作品中,王梓把人民对祖国的深情厚爱,对新中国未来美好的憧憬与向往,情深意切的表达出来。
1951年,毛主席为王梓签名留念,周总理也多次在群众集会上指挥大家唱这首歌。这首歌在文化部、中国文联举办的建国三十周年群众歌曲评奖中获一等奖。1989年10月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金唱片奖”。1990年2月,又获四十年来歌曲创作“优秀奖”。
“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王梓为自己五十年创作生涯所得总结。他把自己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化作一个个音符,谱写出了一首首时代的颂歌。用他的自己的话来说“这些歌曲是我这个赤子对祖国母亲的最真诚的奉献,只要我一息尚存,就要尽一名歌手的职责——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