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炳华的夫人二老太胡茆氏长椭圆脸,长得饱满,1.65米的个子。胡炳华的第一个夫人姓邢,绩溪县人,没有生育,一直住在龙川老家。胡茆氏是胡炳华的第二个夫人,生的白白净净,很漂亮,还识字。胡茆氏家住白米镇军联村十一组茆家湾。胡茆氏的娘家世世代代是个种田的,1950年土改时,她的弟弟茆宝如有田15亩,是个中农。茆家的人称胡炳华为胡二爹。 据胡茆氏的侄女儿茆文珍说,她爷爷茆日长在世时,姑妈回来过两次。第一次回来没有过宿,第二次是她姐姐结婚回来的,都是坐的胡大房王四的小车。小车上面放了一把椅子,椅子上裹了一条新毛毯。胡茆氏梳着髻儿,上面插着金钗儿。1943年,21岁的茆文珍结婚,胡大房还派王四送来了脸盆、手巾、牙膏、牙刷。那脸盆是王四夹在腋下带来的。胡茆氏针线活儿巧,回娘家的时候做针线,有时还翻书看。逢年过节,60多岁的驼腰王四或挑小箩或推小车来送节礼。矮个子、瘪嘴儿的保姆王三儿也挑过篮子送过节礼。那节礼一般是几大块生猪油、几大包黑枣、糖果、白糖以及茶叶等。茆文珍家能熬两大盆猪油。胡家送来的节礼还有胡茆氏伯父家的。娘家还礼往往是抓几只老母鸡。送礼的人打招呼说,大太太和四太太关照的,不要回礼。另外,茆日长还给送礼的包一些辛苦钱。
胡茆氏在胡大房的地位不如其他三个太太高,娘家来人时,她坐在锅灶旁一张高独凳上炒菜,只安排娘家人在厨房吃饭。胡茆氏喊她家的佣人“兰子渠” 三字时,有时喊成“兰(音luan)子渠”,别的太太们常和她开玩笑。茆日长带儿子茆宝如去胡大房时,胡茆氏对侄儿茆宝如很是疼爱,经常把他骑在肩上玩。60多年过去了,当胡茆氏的侄儿茆文焕的妻子张桂英和孙媳妇看新闻联播看到胡锦涛时,张桂英对孙媳妇说,我家跟他家还有亲呢。60多年前,当张桂英嫁给胡茆氏的侄儿茆文焕做新娘子的时候,由于茆家很穷,简直是米箩跳进了糠箩,心里不太愉快。婆婆自豪的对张桂英说,过去我们家的门口也是经常停轿子的啊。
1943年到1944年之间,白米镇被汪精卫伪军占领。新四军小分队和民兵常与伪军发生战斗。伪军在白米桥俗称“洋桥”的南边筑起了土围子,又在石灰窑处建的土围子里驻扎军队。这样既有利于伪军夹击新四军,又能挡住新四军老通扬河南北的出路。
一天夜里,新四军小分队来到西边土围子门口,见到站岗的两个伪军坐在门口睡着了,就冲了进去,一批伪兵光着身子当了俘虏。新四军一枪未发占领了这座土围子。天亮后,百余名伪军前来反攻,而新四军小分队收缴完枪支弹药后早已撤离。伪军的头儿不甘心失败,派兵几次下乡想找新四军报复,找不到就四处抢劫财物。伪军头头看中了南边胡家大屋,认为那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于是带了人马来到胡家,并借看房子之机大敲竹杠。两个伪兵把二老太太吊上房梁要钱,其他的伪兵们则到处搜查,后西厢北边一间暗房被发现,因为是砖砌的门无法打开。后来多人合抱一根大圆木冲撞,才砸开砖门,内有三只砂缸装有银元,结果被伪兵们抬到船上抢走了。
1938年前后,居住在姜堰的二老太胡茆氏受到了日机轰炸的惊吓,得病后冬天去世。
《论语·为政》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二老太的棺材很大,头戴凤冠,身着霞披,口里衔着珍珠。
二老太去世后举办了隆重的祭会,俗称跑祭(民国时,为上层知名人士行丧礼多用跑祭,主持祭礼的多为有功名者和地方书香文士,老百姓叫祭客老爷。祭客分赞礼、引礼、读祝、祝嘏、司鼓、司典、传托司香、司乐、司吊、民政部爵、司茶、司馔、司文、司燎等司祭人员,仪式颇烦)。据曾做过12年塾师,被人称为“姜堰通”的徐逸聆老人介绍,当年姜堰早就有祭会组织,属于营业性质,收入一般交给粥厂,作为慈善资金。姜堰周围的乡镇除官庄有祭会组织外,其他乡镇都没有。徐逸聆18岁在王公祠里参加每年8月27日祭孔生日,抄录仪程,学会了做祭客,熟谙祭典程序。他自己也数不清参加了多少次祭会。祭会活动中祭客的人数,根据祭家富裕程度和需要,从6人到32人不等,但一定要成双。祭会有专门的祭具。祭会的收入不是全上私人的腰包,一部分送给慈善机构,如粥厂之类的,进了腊月门用来放粥,随缘乐助。
二老太的祭会找的就是当地的祭会组织。姜堰祭会组织的成员以东大街陆永圣苏货店的陆斋芝为主,陆斋芝会奏乐、执团板,他家存有蓝杭绸礼服、猪羊亭、果棚等祭具。祭会组织做“引”的有:东板桥开业行刘慎之、堪舆(风水)先生赵晋侯、三学庵的读书世家子弟钱雪桥、巫鹤舫(据说此人嗓音很高)、上行代买黄小瑞、东头李万成、李少俊父子。读祭文读得最好的是南街熟师钱述洲,读得宏亮圆润,抑扬顿挫,一腔悲音,催人泪下。其次是曹弟瑞、王堂洲等。李万成既能读祭文,又能执古乐,其父也是祭客。祭会组织做“通”的有:上行老板李祥和、亮桥宫xx、胡晨立。他们均为三月二十八每年姜堰迎神赛会锣鼓棚的参与者。另外还有散落在民间的自由祭客,需要时登门拜请。他们是王家大门的王颂堂、王生白、刘杰三、南街上的钱述周、吉云甫、刘萃伯、徐逸聆。刘萃伯家里有黑缎子礼服、香盘等出租。徐逸聆祖父归天就请了6 个祭客。
评论列表(3条)
@劲草胡志泰 谢谢胡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我发胡大房后,好几位朋友如泰县县志办主任洪惟泰,他父亲原是茶庄管事,忙时也代胡家收租。靖江一中高三退休教师、甲骨文艺术家章勇翔1948年出生在季市胡源泰茶庄,写出了详细的回忆茶庄的文章。這说明我们泰州人爱乡爱国爱故乡走出的伟人![玫瑰][玫瑰][强][强]
解放前的跑祭对80岁上下的人可是个新鲜事儿,要像胡大房這样的大家族才办得起。文学影视极少看到這样珍贵的历史镜头。[玫瑰][玫瑰]
《胡大房》(九)写二老太(武秀才胡炳华妻)在胡家地位低。二老太去世后祭会还是挺热闹的。這里提到的祭会解放后已经绝迹,各种戏剧影视文学中极少看到。因为我长期和105岁的文化老人交朋友才留下了宝贵的祭会资料,尤其那张珍贵的祭会参加者的合影。這儿只是开了个头,后面三老太的祭会更热闹,涛哥和他的父母都出场了。不过涛哥还是李文瑞抱在手里的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