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纪后,觉就少了,一夜只能睡六个多小时,于是就一改年轻时,好睡懒觉的旧习,退休后,反而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当然,早起来就得有事做,有事做人才能充实,人充实了,才能感到舒适,舒适才能使人觉得幸福快乐,幸福快乐了,必然能产生良好的情绪,只有情绪好了,人才能延年益寿。
每天早起来干什么呢?我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一大些老年人匆匆忙忙的赶早市,买菜买一些生活用品。就这样,我自然而然的就加入了老年人起早买菜的行列。
早晨买菜,好处颇多,不仅凉爽,空气好,而且菜巿场上都是新鲜蔬菜,那水灵灵的黄瓜,那嫩嫩的小青菜,那鲜红夺目的西红柿,尤其是那些活鱼鲜肉,让人看到的一切,感觉什么都好,想买的欲望倍增。不过我时常的告诫自己,不要跟那些老哥哥、老姐姐们,看便宜就买,买多了不吃,放上一些时间就不新鲜。因此,我们家吃多少就买多少,我从不多买。不过,这也会产生麻烦,就得天天买。我心想,天天买,就天天买吧!反正退休了,没什么大事,天天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服务于家人,我到很高兴。
今年暑假,由于我爱人,不慎跌倒,摔伤了胳膊,我从南京赶回邳州服侍她。医生嘱咐说:"检查结果身体缺钙,让我多煮一些大骨汤或鱼汤补补。"于是,我就和在南京一样,每天早早的到菜市场购买这些必要的生活品。所好,在我们家约有二百米距离的文苑路上的早市给我提供了方便。这个巿场的突出特点就是从东边的瑞兴路起,一直到东兴路。这条文苑路在老城区算是宽阔了,也不知道从何年何月开始,这个早巿场的行成,极大的方便了周围居民。我就住在万兴小区,每天早上起来就到这里转悠,不管买不买菜,不到这里来总感觉不自在。这不,今年暑假,不管是刮风下雨,我阴晴不缺,天天到这里来买菜。
邳州文苑路早市,位于老城区实验小学后面,早市路北是文苑路李口子大巿场,这里不像大巿场那样,而是从夏天的早上四五点至七点钟城管上班就结束了,弥补了大市场的不足,一大些农民自采菜,都能到这里来卖。大巿场和早市早上同时间开市,但大市场一直到中午十二点左右才收市,而早市只有两个多小时。说实话,我不喜欢进文苑路李口子大巿场,原因是,都是一些固定摊位,大部分都熟悉人,不好讨价还价。而早市就不同了,这里有一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自种自采的农民到这里较多。这些农民较实诚,他们从不给人缺斤少两,而且最大的好处是,他们卖的东西都比菜贩子便宜。所以,我很喜欢每天起个早,到早市来买菜。
今年暑假,我到早市来,每天都买煮汤用的鲫鱼。起初我在是在万兴路万兴市场大棚里买的,一般来说,那几个和我沾亲带故的熟人都对我特别热情,我到他们摊位买鱼,就跟走亲访友一样的感觉。可是,爱人问我多少钱斤买的鱼?我告诉她十元钱一斤,反正你一碗鱼汤,怎么也得二十多块钱的成本,在饭店这碗鱼汤,怎么着也不能少于五十块钱。她告诉我说:"实验小学后早市上也有卖鱼的,比你亲戚卖的便宜,你明早上到哪里去买去。"听了爱人的话,我第一次早上来到了早市。一到早市,禁不住的使我大为震撼,天那,我怎么都没有想过,这里竟然还有这么个大巿场。这里确实有卖鱼的,他们不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而是从东到西分散地摆在卖菜地摊的各个角落。原因是乡下人自逮的一些野生鱼带到这里卖的,所以特别好卖,来晚了是买不到的。
我来到了约有四十六七岁不胖不瘦一个中等个的中年男人面前问道:"同志,你这熬汤的小鲫鱼多少钱一斤?"
他告诉我两块钱一斤。我一听这话,禁不住的惊讶,心想怎么这么便宜呢?我在万兴市场大棚里,亲戚看面子,说是让我钱还拿我十块钱一斤的。我认为是自己耳朵听错了呢,于是我又问了一遍,那个中年男人又和蔼向我说了一遍:"叔,是两块钱一斤,真的不贵,我是想赶快卖完,不耽误回家种地。"
是的,早市就这点好,诚实的农民,自己种点蔬菜辣椒或逮点鱼什么的,到这早市三五十分钟卖完后回家什么都不耽误。所以,一般来说在价格上都比蔬菜贩子要便宜的多。我对卖鱼的中年男人说:"同志,给我称四十条。"
那男人用那鱼舀子还真给我捞了四十条,他说:"四斤半,你给我九块钱吧!"
我给了他一张拾元钱,提起黑塑料袋的鱼就走。卖鱼的喊我:"叔!还没找你钱呢?"我说:"不要了!"我喜滋滋的把鱼提到我爱人面前说:"你看我买的鱼怎么样?"她说:"你买这么多干嘛?"我说:"便宜。"她问我:"多少钱一斤?"我说:"一共拾块钱。"她说:"我说怎么样,还是早市便宜吧!"
早市上其他东西,相对于文苑路李口大巿场和万兴市场大棚,的确要便宜许多。便宜不说,最主要的是,大路边上的地摊非常方便,所以我们周围的人都喜欢到这里买菜。不过也不是路边摊上所有的菜都便宜的,你看从万兴市场大棚里的商贩看到了早市上的生意好,也都纷纷加入早市的行列。有时候这些商贩在农民卖菜的影响下,也不得不打起了价格战,以价格取胜于买菜的顾客。可是,我们还是能察觉到一部分商贩狡诈不诚实。昨天早上,我从东到西看了两遍,整个早市就一份卖香菜的。一看是我们陈姓的一个熟人。我上前问:"香菜多少钱一斤?"见到我很热情:"大哥买菜的。"
我一看他这么热情,也和他客气起来:"是的,怎么今天早市就你一份卖香菜的呢?"他说:"大哥,你不知道,这香菜由于天热,我们当地不生产,都是从外地调来的。很稀罕。"我问:"多少钱一斤?"他说:"我不按斤卖,两块钱一两。"
我算了一下,吃惊的反问:"你卖二十块钱一斤!怎么这么贵呢?"他笑喜喜的说:"大哥,咱俩谁对谁,你拿吃去吧!我不要钱。"
话说到这份上,我就不能不买了,再说,我回去煮鱼汤,没有香菜还真不行,于是我就拿了一小把。
他放到电子磅秤上一称,电子屏上显示七块钱。七块钱就七块钱吧,贵一点也得吃啊!可是,我来到家里一校称,只给有二两五,就这一点点香菜,这个人坑了我两块钱。第二天早巿上卖香菜的多了起来,我问人家多少钱一斤,人家大都说七块钱一斤。我又来到了昨天早上买香菜的摊位问他,他说:"今天香菜能进到货了,十元一斤。"我说:"好好好!今天我不买了。"他感觉不好意思说:"昨天的香菜是甘肃货,今天的香是黑龙江货,产地不一样,味道不相同,大哥你没吃亏。"
是的,我没吃亏,二十块钱的一斤香菜,我七块钱买二两五,我还没吃亏?但是,我心里有数了。
我又来到了一个熟人摊子,把这事讲给了他听了,他听后只是笑笑。可他的媳妇说:"给人少称是哼心有意的,自觉你不会找他后账,大哥,鬼迷熟人你不知道吗?"
是的,鬼迷熟人,只一次罢了。所以,我一般都不去买熟人摊上买东西。这话说的有点绝对了,既不科学,也不辩证,因为熟人也不全是像我一个姓卖香菜那样的人。张楼的宋祖花两口子是卖鱼的,她在为闺女时,我就认识她了,因为二十年前,我们家前四十米处的就是万兴市场。那时候老百姓都在万兴路摆地摊。宋祖花来卖鱼,她时常送我一些卖不出去的臭鱼烂虾,我拿回家喂我养的二十只的大乌龟。那会儿她就对人真诚,因此,她的鱼在市场上是最好卖的。现在,二十岁年过去了,宋祖花由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变成了一个中年妇女,身边还带着一个十分听话的中年男子。今天早上,我见到她们非常的开心。宋祖花说:"大哥,咱们有二十多年没见面了。"我说:"岁月催人老啊!你看我因血糖高瘦的只有一百三十多斤了。"宋祖花说:"是啊!大哥人俊,瘦点也好看。"
我听到宋祖花夸我,虽然老的不像样子了,心里还是说不出来的舒服。我看了看宋祖花的丈夫,这人看上去有点愚奈,不过看样子他非常听宋祖花的话。宋祖花让他给我捡点鲫鱼。我说明天来拿,今天刚卖过。我望了望这个男人,非常的羡慕他,宋祖花这么好的女人,让他摊着了,这小子有福,祖上积德落到他身上了。宋祖花说:"大哥,我们家的鱼最好卖,都是大运河的。"
我心想,这个我知道,大运河的鱼多着呢!其他人为什么卖的时间那么长呢?这还是宋祖花为人厚道诚实的结果。
是的,早市方便了我们购物,可我也识别了许多人,这一点是我从书本里得不到的知识,今天我把它们记录下来,等到七八十岁的时候,再拿出来看,也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