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老瓦缝”这个名字有点意思,许多人不太熟悉,但如果说起窑湾绿豆烧酒那可是大大有名了,而“老瓦缝”就是新沂市窑湾镇万昌绿豆烧酒业有限公司的商标名称。三月的春风拂面,大运河畔绿柳摇曳,位于京杭运河中部黄金水段的窑湾古镇,被誉为明清时期的“苏北小上海”,中外客商的云集地,给古镇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遗址。著名的窑湾三宝之一窑湾绿豆烧酒就诞生在这里。为了探访绿豆烧酒的古老遗址古韵,2021年3 月12日笔者来到古镇旁边的窑湾食品工业园区内,见到了新沂市窑湾镇万昌绿豆烧酒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赵勇,听他讲述了窑湾绿豆烧的前世今生故事。
乾隆亲赐窑湾绿豆烧酒名
“老瓦缝酒”是如何得名的?相传400多年前窑湾镇上有一农民会酿酒,因家贫怕人偷酒,就把储酒瓮藏于墙壁的夹缝中,因此人们就称之为“瓦缝酒”。后来窑湾的“万茂酒坊”就一直生产这种酒色发绿的“老瓦缝酒”。乾隆年间担任皇帝后宰门守将的马从凯回窑湾老家探亲,品尝过“老瓦缝酒”后大加赞赏,并私下为酒坊传授了皇家延年益寿的保健秘方,万茂酒坊就按秘方将人参、三七、杜仲、当归、砂仁等48种名贵中药材炮制出汁液加入酒中,又辅以冰糖,酿出的酒呈现淡绿色,宛如绿豆汤,酒味绵甜爽口。1765年乾隆第四次南巡返京时路过窑湾,下驾福建会馆天后宫,当地官员呈上“老瓦缝酒”请皇上饮用,乾隆饮后感觉酒味醇和,甘而不烈,还有草药的清香,于是就问“这酒色如绿波,宛如绿豆汤,可是绿豆烧制?”在场官员觉得皇帝金口玉言,就连连点头。从此窑湾绿豆烧名声大振,后来还成为清廷贡酒。
绿豆烧酒无绿豆
很多人以为窑湾绿豆烧酒是用绿豆酿造的,其实不然,绿豆烧酒里边根本就没有绿豆。而是用大麦、小麦、高粱、玉米、豌豆为原料,酿出的优质特曲为酒基,再配以红花等48种名贵中草药,经过发酵、陈酿后,酒体呈现出绿豆汤一般的色彩。再加上乾隆皇帝的一言九鼎为之定名,所以多年来就这样以讹传讹地流传下来了。窑湾最昌盛时期有八个省的会馆,十个省的商务代办,七个国家的外商和传教士,360多家商铺。民国三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窑湾籍的海外商人和美英商人、传教士将“老瓦缝牌”窑湾绿豆烧出口到英、法、美和东南亚等地,换取洋货。因此窑湾绿豆烧也被中外专家人士称为“中国的白兰地”、“东方的XO”。许多来窑湾旅游的客人也是冲着窑湾绿豆烧的名气来的,走时一定要带走几箱绿豆烧送给亲朋好友。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酒里有无绿豆倒不重要,重要的是来了就要尝尝绿豆烧的滋味究竟如何,就着窑湾有名的船菜,吃着河鲜,也是一大乐趣。此刻正好应了那句名言:“老婆饼里没老婆,绿豆烧里无绿豆”,这也成为窑湾的一大怪,引得游人为此探寻一番。看着古镇满街商店里摆着的窑湾绿豆烧,也有游客不解地问道:“绿豆烧酒究竟属于哪种酒?是白酒?不是。是果酒?也不是。药酒?也不是,因为药酒里没冰糖。只能定位于养生保健酒之列。”至于绿豆烧里为什么不能放绿豆,是因为绿豆是解药,与其他中药不合,所以不能放绿豆。
绿豆烧的防疫功能
窑湾绿豆烧酒不仅有助于养生保健、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而且有很好的防疫功能,能治病救人。清康熙七年(1668年),山东省郯城至莒县一带发生8.5级大地震,一时温疫流行。有人用窑湾绿豆烧酒分发给灾民,让他们服用后,有效遏制住了温疫蔓延。康熙35年(1696年),窑湾地区闹洪灾,一度灾民无数,疫病流行。当地人用绿豆烧酒救治灾民,使一些灾民免受疫情侵害。为什么绿豆烧能治病驱疫?关键得益于酒中有许多种名贵中药材,人们服用后具有袪湿、活血、舒筋、健脾功效,有效防治头晕、乏力的症状,提高人体免疫力。所以从这个角度讲,绿豆烧还是一款治病救人的功德酒。难怪人们那么喜欢喝这种酒,是因为它的这种特殊功能。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中医学的博大精深和科学依据为人们所证实。
探访老酒坊遗址
清末民初,窑湾镇上许多小酒坊都在酿绿豆烧酒,最有名的是公盛酒坊、万茂酒坊、李义盛酒坊、聚泉涌酒坊。现在窑湾古镇西大街上,有一处“万茂酒坊”遗址供游人参观。这里原来叫抗美小学。在老院子里有一棵千年古槐树,树上有游客系上的祈福红绸子。室内陈列着烧酒的烧锅,制酒的工具等。窑湾镇万昌绿豆烧酒业有限公司的张万里副经理介绍说:“文革前这个老酒厂酿酒用的是后山河的水,这水是从沂蒙山流过来的活水,水质好。为了储酒建起了地下室,冬天到后山河取来大块冰,用草苫子和棉被把冰块包裹严实,放地下室当冰箱用,起到恒温作用。虽然办法很原始,但很管用,夏秋季节,地下室依然很凉爽。”从古镇的老酒坊里看到了过去传统的酿酒工艺,虽然很原始,但是那些纯手工酿酒技术却是平时难得一见的。
从“万茂酒坊”到“万昌酒业”
1938年日军侵占窑湾,大批商人逃离到外地。“万茂酒坊”老板刘念祥也跑到南京,将酒坊交给邱世平经营,继续生产“老瓦缝”牌绿豆烧酒。解放后“万茂酒坊”公私合营,1952年政府接管,变为公有制企业,邱世平也成为酿造工艺师。1978年10月,窑湾公社委派钱荣英负责扩建酒厂,在原址将“万茂酒坊”更名为“新沂县窑湾绿豆烧酒厂”,仲继俊任厂长,邱世平传人赵广夫任酿造工艺师。1981年“老瓦缝牌”窑湾绿豆烧被评为“江苏省名优产品”。1996年8月,为了扩建规模,镇政府在口西村紧靠大运河东岸的地方,建起了“新沂市窑湾镇绿豆烧酒业有限公司”。周新华任公司经理,赵广夫为酿造工艺师。2004年在集体企业改制拍卖过程中,该厂被赵广夫之子赵勇拍下,2009年正式注册为“新沂市窑湾万昌绿豆烧酒业有限公司。从“万茂酒坊”到“万昌酒业”,赵勇成为新一代绿豆烧酒业酿造技术传人和掌门人。
商标的变迁
1996年因旅游开发等原因,酒厂从古镇搬迁出来。2010年8月注册“老瓦缝”和“万昌”商标。现在酒厂拥有“老瓦缝”、“龙窑”、“万昌”、“千年古槐王”四个商标。其中“龙窑”商标被江苏省工商局认定为2014年—2017年“江苏省著名商标”。“老瓦缝”商标被江苏省工商局认定为2016年—2019年“江苏省著名商标”。一个企业同时拥有两个“江苏省著名商标”,这种现象在新沂市是头一家,充分说明企业对商标知识产权的高度重视。窑湾绿豆烧2013年12月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6年1月,窑湾绿豆烧“配制酒制作技艺”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和省文化厅认定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让窑湾绿豆烧这张名片更亮丽
从古镇回到厂里后,赵总又带我看了仓库里存放的各种名贵中药材,正是有了这些配料,绿豆烧才有了养生治病的特殊功效,深得消费者喜爱。“做良心企业,营道德买卖”一直是万昌酒业坚持的经营理念和追求目标,酒乃百药之祖,适饮怡情。前一段市领导亲到企业指导工作时指出:“一定要把窑湾绿豆烧这个特产品牌做强做好做精,成为新沂的一张亮丽名片,走向更远的地方。”现在赵总正在扩建厂房,准备大干一场。一个老品牌从创立到现在历经四百年风雨沧桑,保住老品牌任重道远。2021年3月,“老瓦缝”牌窑湾绿豆烧被徐州商务局认定为“第二批徐州老字号”。2024年6月,新沂市窑湾万昌绿豆烧洒业有限公司,被江苏省商务厅、文化和旅游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文物局、省知识产权局等部门认定为第三批江苏省老字号企业。这不仅是企业上了一个新台阶,更给万昌酒业的“老瓦缝”牌窑湾绿豆烧品牌展现出更广阔的新平台。愿这款老酒能像那棵千年古槐王一样,成为根深叶茂的老字号、老品牌,永远散发出持久的香气,让天下人都知道窑湾绿豆烧是护佑生命的绿色珍宝。
作者: 赵淑玲 徐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期致力于徐州老字号历史文化的挖掘工作,文章在国内报刊、杂志上发表十万多字,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