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旅游记(之四)

作者:顾遵亚

南昌旅游记(之四)
7月28日早上我和老伴趁孩子们还没有起床,便去参观游览南昌八一大桥。

八一大桥,是南昌市内连接红谷滩区和东湖区的过江通道,位于赣江之上,是南昌市城市主干道路网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桥原名叫“中正大桥”,始建于1936年,1949年5月2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昌,中正桥更名为八一大桥。

1955年,八一大桥进行重新扩建。1995年,新八一大桥项目立项,新八一大桥在原旧大桥上游50米处,于11月5日动工兴建。

1997年10月1日新八一大桥建成通车。新八一大桥建成通车后,旧桥于1998年被水下爆破拆除。

八一大桥东起阳明路,跨越赣江,西接庐山南大道,线路全长的6公里,其中主桥1040米,南引桥2017米,北引桥1314米。桥面为双向四车道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为60千米/小时。

八一大桥主塔上“八一大桥”四个大字,为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题写。

八一大桥分别由跨江主桥、引桥、引道、三部分组成。主桥路段呈东南至西北方向布置。大桥为双独塔、双索面扇形密索体系,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斜拉桥。桥墩采用4米大直径桩,南引桥为三层喇叭式互通立交,北引桥为二层高架立交。

大桥的亮化工程,主要以红色为主,整个亮化工程采用LED节能光源材料为主。以金卤投光灯、传统大灯相结合,使整个大桥夜晚达到点光源和线光源相结合,勾勒出桥梁的雄姿,体现出大桥的庄严、美态。

八一大桥的北端是两只威武的铸铜双狮,气势雄伟,寓意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狮、思、事谐音相似)。八一大桥的南端高耸黑花岗石与汉白玉双猫雕塑。
黑猫身形巨大,披着黑色铠甲,转头侧视不怒自威,一副睥睨天下傲视一切的姿态,爪子下面压着一只金钱鼠,老鼠抱着一枚大大的钱币,高昂着头做拼死挣扎状,充满了绝望和无注。

对面的白猫双目怒瞪,尾巴高高竖起,身子微曲呈虎扑状,正蓄全身之力做惊天一扑之事,目标正视黑猫爪子下面的猎物。两座雕塑创意独特充滿了想象力。

南昌旅游记(之四)

关于这猫雕的来历,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是当时在八一大桥竣工落成之时,正好中央一位领导来南昌视察,由当地的一位领导全程陪同。因为八一大桥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当地的地标式建筑,中央领导自然要去看一下,当一行人来到桥上参观之后,看到北端有双狮耸立,领导非常满意,随口问了下南端搞什么雕塑,是否也会有石狮子,当时陪同的那位领导,不怎么会说普通话,他操着一口浓浓的地方口音,回答说“还没”(南昌方言中“还没”的意思是“没有”),中央领导误听为黑猫,说“黑猫”。这黑猫是什么意思,一下没搞懂,能力超强的地方领导,突然思维运转,黑猫很好的,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一只黑猫一只白猫,讲很好很好,后来没过多久。一黑一白两只巨大的猫雕,就矗立在南昌市八一大桥的南端。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我们也不必过于去探究,但确实是一个别出心裁的创意,也呈现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同时他也从侧面反映出来,江西人民勇于创新深化改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心和一种积极顺应时代的精神。

参观完八一大桥,又去参观了朱德旧居,旧居位于南昌市民德路东段花园角2号。1926年,朱德受党的委派来南昌开展革命活动,就居住在这里。旧居原是一幢民宅,建于1920年间,解放后经过多次修葺,现仍保持原貌。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7年7月27日,奉中共中央之命,负责组织、领导南昌起义的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来到南昌的第一天,就住在花圆角2号厅堂。与朱德在此共商起义大计,朱德详细地向周恩来汇报了南昌敌军情况以及他所做的工作。后来,周恩来曾高度评价朱德在南昌起义中所起的作用。

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郭沫若在脱离蒋介石之后,于1927年3月30日也在朱德旧居花园角2号住下,次日,郭沫若在这里撰写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等讨蒋檄文,痛斥蒋介石的反共、反革命罪行,并指出蒋介石过去是假革命,现在是反革命。

南昌旅游记(之四)

当时,驻扎在南昌、九江、吉安、抚州、赣州一带的是国民革命第三军朱培德部,在朱德一到南昌,朱培德就指派朱德筹建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并任团长。不久,又委任朱德为第五方面军总参议。1927年4月9日,江西省政府决定委任朱德任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兼任南昌市公安局局长。当时,方志敏领导的江西省农民协会迅速发展,成立农民自卫军需要武器,朱德从公安局拨了一百多支枪给江西省农民自卫军。

1927年4月,朱德率军官教育团到赣东剿匪。在赣东一个多月,军官教育团即平息了匪患,又促进了当地农民运动的发展。

继蒋介石、汪精卫背判革命,决定同共产党决裂,至此由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发动的革命宣告彻底失败,中国革命已处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召开会议,作出在南昌举行起义的决定。派朱德先赶到南昌,因为他在江西有便利的工作条件,对情况熟悉。1927年7月21日,朱德返回南昌,仍租住在花园角2号。朱德回到南昌,立刻投入起义的准备工作,他利用旧关系,探明敌方兵力部暑,为起义部队寻找驻地。

1927年7月31日下午,朱德按照起义的决定,设法拖住留驻南昌的第三军两个团的团长,保证起义的顺利进行。朱德脱下军制服,换上夏布长衫,摇着一柄长蒲扇,在南昌著名的嘉宾楼,设宴款待敌团长。随后又约他们到大士院32号打牌。

南昌起义胜利后,重新整编军队,朱德任第九军军长。1927年8月3日,南昌起义军开始陆续向南撤离南昌,朱德担负了一顶重要任务,率领第九军作为先遣队,率先踏上南下的征途。1928年4月,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在朱德的率领下,在宁冈与毛泽东会师,会师后“朱毛”红军便转战在江西大地,罗霄山脉、赣水之滨、平原乡村、崇山峻岭到处留下了朱德深深的脚印。

1934年10月,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朱德也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片红色的土地。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心中始终装着红色土地上的人民。他曾多次到江西视察。

1961年2月16日,参观南冒八一起义纪念馆,视察江西拖拉机厂。1962年,视察江西莲花供销社,江西景德镇陶瓷研究所。

三二0厂是一个生产军用飞机的国防工厂,现名为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朱德非常重视国防工业发展,于1954年、1961年、1966年三次到工厂视察。
朱德还分别于1962、1964、1966年三次视察江西蚕桑垦殖场,现名为江西桑海企业集团。

南昌旅游记(之四)

“丰功伟绩光照千秋、崇高品德永垂千古”。朱德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处处留下他亲切的笑容和闪光的足迹,朱德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风范,永远值得我们深切缅怀!

几天游玩,感受到南昌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是一座花园城,是革命的圣地。南昌八一起义,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从此,使共产党踏上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战争之路。雨中漫步庐山,重温红色历史文化。

结束了南昌之旅,记忆中的每一个景点,现仍流连忘返!

(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

  • 自信人生的头像
    自信人生 2024-09-02 22:46

    阅读顾老师文章,我了解了南昌的许多名胜古迹。南昌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更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南昌在我下一个旅游计划中。

  • 周峰的头像
    周峰 2024-09-02 20:14

    点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