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两少年
世界机器人大赛再获佳绩
近段时间,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在同期举办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北京锦标赛中,来自我市的曹垒、毛一霖两位少年斩获小学B组季军。
▲左侧为毛一霖,右侧为曹垒
据了解,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以“共育新质生产力 共享智能新未来”为主题,大会围绕论坛、展览、大赛三大核心板块进行,其中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北京锦标赛吸引了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的7000余支赛队13000余名精英赛手现场巅峰对决,每天参赛人数达4000余人。
如何能够在高手云集的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在辅导老师姬常露看来,刻苦努力与团结协作是他们赢得佳绩的关键。
辅导老师姬常露说:“我们平时做了很多情景训练,去应对赛场上的突发情况,两位选手付出了很多努力,配合十分默契,互相适时给出情绪价值,有商有量地调参和设计程序,这是他们平常努力的成果。”世界机器人大赛自2015年起举办至今,已成为全球机器人领域一年一度的科技盛会,被各大主流媒体广泛赞誉为机器人界的“奥林匹克”,是目前国内外影响广泛的机器人领域官方专业赛事。
站在这样一个高水平的赛场上,与来自各国的选手同台竞技,如何才能“不怯场、不紧张”?今年刚满12岁的曹垒告诉记者,让自己保持冷静很重要。
曹垒说:“遇到这种大赛,我们一定要冷静下来观察比赛场景,做好灯光等各项检测,像平常练习一样进行调试、修改程序,尽量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相较于沉稳内敛的曹垒,今年11岁的毛一霖更为活泼一些,他表示:“比赛的关键我觉得就是细心。比赛过程中,要仔细观察细节,从而提高任务成功率。通过学习和比赛,我觉得自己收获了很多,自己对机器人这方面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希望以后可以从事相关工作,用我所学的科技知识回报家乡。”
特色课堂
点亮孩子科技梦
其实,这并不是我市中小学生第一次在省市、全国乃至世界大赛上取得佳绩。
在2021年世界机器人大赛锦标赛上,我市赵怀志、冯方捷两位少年获得小学组季军;
今年4月20日,在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江苏赛区徐州地区选拔赛中,来自我市40位小选手从近1200名无人机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获得多个奖项;
今年8月,在第三十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总决赛中,我市20名同学在乐创竞技赛、模科物联智造竞赛、电子工程师竞赛等多个项目中获得好成绩……
秉承着“科创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近年来,我市中小学纷纷将科普知识引入课堂,通过系列科技特色课程,大力推进科普教育,通过师生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不断学习、探索、研究,点亮莘莘学子的“科技梦”。
在福州路小学,老师利用科学课给学生播放北斗导航等科普知识视频并开展相关知识讲座,鼓励孩子们以相关内容为主题,开展绘画、手抄报、作文等创作,通过理论学习、动手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
此外,福州路小学还打造了集科学探索、机器人操作、5D影院等于一体的科技馆,通过声、光、电、力、磁、能、水、气、新材料九个方面系列仪器的有效构建,将许多自然常识和科学原理以直观形式演示出来,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感知科技魅力。
在去年的全国科普日活动中,中国科学院高级工程师陈贺能来到我市占城镇中心小学,为孩子们上了一堂以“从好奇到探索——撬开未知世界的大门”为主题的科普课,以启蒙的种子点亮乡村孩子的科学梦想。
为进一步优化科教环境,占城镇中心小学不仅完善了教学设施,专门配备了科学老师并常态化开设关于生命探索、编程等各类科技课程,全面提升孩子们的科学素养。
科普活动“玩”出新花样
除了丰富的课程内容外,我市在课余活动的组织开展方面同样下足了功夫。
今年上半年,市科协联合教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应急管理局等单位,先后走进明德、附小、赵墩等10所中小学校,开展“科普科创+行动”校园行活动,通过科普展示、科技体验和科技辅导员培训等形式,促进校内科学教育与校外科普活动有效衔接,为中小学生搭建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科普平台,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增长科学知识,感受科技魅力。
与此同时,我市相关的科创赛事活动也持续同步开展,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培养孩子们勤学善思的科技创新能力。
今年3月,市科协在全市开展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宣发动员,全市近200名学生参加比赛;今年6月,市科协在陈楼小学开展江苏省科技模型大赛国际选拔赛校级选拔;此外,闽江路小学的“科技筑梦 强国有我”第四届校园科技文化节,向阳小学、邢楼镇中心小学的专家名师科普讲座等等,多样的科普活动,在传授科学知识、培植科学素养、启蒙科学精神的同时,更是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记者 / 朱芷萱 摄影 / 柳智文
编辑 / 卜非凡 责编 / 郭修彤
编审 / 张瑞 监制 / 赵源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