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三尺

作者:顾勤功

天高三尺
从前,有个不学无术、胸无点墨的纨绔子弟,看到一些出身寒门的穷孩子读了四书五经之后,自乡试起,逐级筛选,有的中了举人、有的中了进士、经过会考殿试,优者官至三省六部,次者为官州、府、郡、县……妒忌之心顿起,虽说自己不就是缺点才吗?但并不缺钱,俗话说,有钱能买鬼推磨,买,也得买个官做做。所幸,当时的官场上还真有卖官鬻爵的陋习。因此,倾其家产,用大把大把的雪花银,捐到了个七品县令。走马上任后,摆在这个捐字班的小县令面前的当务之急是为民作主,去除疾苦,然而该县令却反其道而行之,千方百计、绞尽脑汁地想如何把买官花的银两尽快地捞回来。于是乎,巧立名目,增加赋税,不择手段地搜刮民脂民膏,属下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对于这样的贪官,百姓们皆是敢怒而不敢言。
一天,无奈之下的百姓们敲锣打鼓给县令送来大匾一块,上书“天高三尺”四个大字。县令见匾大喜,连连道好,心想:我见过的大匾,有书“正大光明”的,有书:“公正廉明”的,还有书:“铁面无私”的……唯独我这块大匾别具一格,噫,还是“天高三尺”的好,说明我治理下的县,天都比其它地方的天还高上三尺,好!好!快给我挂上堂去,送匾者,赏。送匾的百姓见这捐字班的糊涂蛋县令,心中暗笑:该县的地皮都被你刮去了三尺,天怎么能不高呢?堂上的师爷(辅佐县令的谋士)虽明白此匾暗讽之意,但恰逢县令大人兴头之上,岂敢多言,第二天一早,便肩挎小包,告辞而去。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