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之恋

作者:徐敬军

巢之恋

回顾人的一生,住过多少个巢?真的有些说不清楚,随着岁月的风雨吹打,有的遗忘了很多,但永远忘不了的是小时候燕之屋,小时候兄弟姐妹几个在父母亲的哺育下,象小燕子一样,生活在燕之巢,岁数一个个长大,象飞出窝的小燕子,在天空,在村头,在田野,在院落自由自在的飞翔着,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随着岁数的增大,一个个飞出燕之巢,飞向远方,飞向全国各地,在大开放的年代,守在老巢的少之又少。人随潮流,草顺风,为了生活,为了个人愿望飞向草原、大海、高山。

一九八一年,我给她买一块手表,十五元买了一件小红棉袄,她来部队,我俩各带上单位开出的介绍信,在部队住地东边,新金县元台子公社办理了结婚证书,从此组成了一个小家,二张铁床,二床军用棉被建成第一个小巢,那么温馨,那么简单,那么浪漫。

在部队住了几天,我的婚假批下来,遍开始了新婚之旅,绿皮火车二天一夜,才从辽宁瓦房店到达江苏徐州,早上下火车又赶长途客车,从徐州一一台儿
庄,到家中午了。

经过三个省:辽宁、河北、山东。真是八干里路云和月的行程。

下客车就到家了,我家就在公路边,走几十步就到家了。

父亲母亲家里人都在公路边等着,因为他们接到了我回家结婚的电报。

走进小石院,院内飘着喜气,飘着临近年关的喜气,街上传来卖鞭炮声。又在原来二间石头屋的东边,复建了三间石头堂屋,我结婚住在三间的西间堂屋里,一个大木床,听讲奶奶用过的,母亲结婚用,我们结婚又用上俺家这个老床,床用品全是新的,有一床三面新的棉被是战友许振平送的。

家中小巢筑用了一个月。

大年初四从徐州奔南京,南京早上的小雪迎接了我们,第一班早上直奔南京雨花台,悼拜革命烈士,在公园里转一圈,纪念馆还没开门,翠竹挂满雪,早上晨练的人在跑步,革命烈士长眠在雨花台下。

八十年代公交车也少,费好大劲才赶到莫愁湖、长江大桥。

夕阳小雨中到了上海,住在站前旅店,旅店很干净,十二元住进双人大房间,静静听上海的小雨,断断续续下一夜未停。

早上起床,冒雨寻十六铺,问了好多人,终于赶到十六铺,买好去大连的船票,这才放心的去玩,先到外滩,黄甫江飘着簿雾,年味浓浓,游人很多涌上外滩,外滩上很多年轻人,搂搂抱抱,相互亲吻,刚开放我们看了很不习惯。急急忙忙赶到南京路,人山人海的南京路,丰富多彩的商店商品,吸引人的眼球,耳边回响好八连的豪言壮语!

夕阳时参观了杨甫大桥。

而后赶到十六铺,排队上船,雪柳号客轮在香江亮灯时,汽笛长鸣徐徐离开十六铺码头,向大江大海深处开去,在船上度过二夜一天,看了二场电影,度过风平浪静的二夜一天,二等仓条件很好,住四个人,另二位是海军首长与夫人,他讲了一路海战情况,听了大长知识,听了惊心动魄!晨灯尚亮,船靠了大连岸,下船天很冷,残雪未溶,大连城静悄悄,朔风吹打脸,行人葱葱,很快赶到大连火车站,登上大连开往吉林的绿皮火车。

我在沈阳站与家属告别,返回部队瓦房店。

每次她来部队,二张铁床一靠,二床军用棉被一盖,选择一个房间,就成了一个巢。每年到部队都次都换个地方。连部,连队小包库,汽车连,三营南面临时来队家属宿舍等地方,都筑过小巢。

最难忘的一次,一九八三年农历八月十三日,儿子出生了,他姥爷讲这小子有福气,中秋节前赶来吃月饼了!孩子满月后我部队休假结束,她娘俩随我回部队,到部队的第一天晚上住在我的办公室(平时办公住宿同一个房间,二张床,连队上士与我一个房间住宿),部队虽烧火墙,但温度不行,冷的小孩哭,哪象家里火烧烧的热乎乎的,半夜小孩蹬掉被子也无妨碍,天亮后我想这样不行小孩太小冻坏了,左想右想,想到了团部南大门外的盘屯李大爷家,他姑爷是我们连队的兵,李大爷四女儿看中了俺连,七六入伍的黑龙江的兵,闫洪友,他只有弟俩,哥哥在老家,小伙子长的漂亮,皮肤白,愛笑,个子中等,在连队掏皮捣蛋。我去问李大爷李大娘,夫妻俩满口答应,非常热情,李大爷是部队军工,老俩口老家山东半岛,姨娘亲,老俩口那是真好!千里抽一的好夫妻,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是个A人,身高一米一,二的样子,丈夫卖猪头肉能干,日子过的红火,二女儿,三女儿长的漂亮,婆家在营口,听讲二女儿离婚了,有一个五岁女儿,李娜是大爷四女儿嫁给俺连闫洪友,长的也很好,整天喳喳乎乎,闫洪友复员在盘屯队里赶大车。

儿子躺在李大娘家火炕上,屋里暖暖的,李大娘忙完家务,总来逗我儿子,笑着总喊小徐啊!小徐!儿子眼睛追着大娘笑,时时发出笑声,但还不会说话,在李大爷,李大娘家一住好几个月,走时给钱俩口老人一分也不收,最后只有放点压炕钱,略表风俗,永远忘不了二位老人的热情,善良,厚道,多么好的可亲可近的老人。

一九八七年的春节,我决定转业,家属来队住在团军人服务社的招待所,春节的就住我一家,后勤兵张志刚正在搞对象,偶尔在军人服务社的招待所停留,那年春节是我告别部队的春节,心中充满各种味道,我买了一挂长长的鞭炮,从大门上掛到大门下,三十看春节晚会时,点燃后,我座在椅子上观看,,,,,,
在部队,小巢很筒单,容下二个人就是小家。

一九八七年四月我与老婆孩子回到邳县(当时未划市),我首先把家属的工作从吉林永吉县调到江苏省邳县,家属调到邳县制药厂,隔省相调也费了不少周折,当时也未考虑什幺事业与企业,工资相差不大。小巢安在制药厂东边沈家,为上班方便,一大间吃住,每月二十元房租。住有一年又转租制药厂南大门外苏家,二间小房,吃住分开,每月二十五元,苏姨是妇女干部,不识字,参加革命早,能说会道,对人热情善良,在她家也住了近一年。

一九八七年十月,大家都知道各自安排的工作,我在家里傻等,一位亲戚讲转业干部工作都安排好了,问我知道不?我才打电话问邳县职教办刘主任,刘风珍老师,她打听到说我分到了邳县农行徐塘营业所,我去实地查看,邳苍路三公里处,城乡结合部。

一九八七年十月下旬,农行人事科冯主席找到我家,讲徐塘营业所缺少值夜班的,问我可否邦助一下值班。白天上班邦助打扫下卫生,夜间分二个班守金库,我满口答应了,提前上班近半年,无私奉献,上班还特别认真。

一九八九年春节前我住进了,徐塘营业所的二楼北面二间房里,天天打水吃,冬天冷的要命,夏天热死人,阳光从西墙照到东墙,地上洒水马上吸干了,邳苍路半夜才静下来,黎明前进城做买卖的车水马龙又喧哗起来,尽管这样,有个巢呆着,就满足了!

一九九六年,我调到邳州市农行营业一部工作,在农行房改中,出资二万多元,住进农行宿舍,六楼,87平米,二室一厅一卫一厨,总算有了自己的房子。
回忆自己:“北上、北上,南下、南下”下,的轨迹,看到路边不少鸟巢,想想自己住过小屋,感慨万千!夜不能寐,少年居过的牛棚、神庙、碉堡、楼道,天当被,地当床的日子,巢之梦,巢之恋,涌上心头。

在溧阳天目湖,有一位算卦的老先生,见我们一行几人,非得要给我勉费算一卦,我笑纳了。他说的关健一句话是,房子越换越大,日子越来越好!我相信了,也实践了老先生所说的话。

我从农行宿舍开始至今住地方小巢之录:
邳州市青年东路,花木公司农行宿舍后楼,三单元六楼606室
邳州市民主东路、桃花书苑一号楼、二单元302室
常州市武进区、新城南都、518栋、甲单元、302室
常州市武进区、龙德花园、四栋、二单元、2303室
苏州市、虎丘区、科技城、松花江路、max幸福未来花园11栋二单元103室
苏州市工业园区、海悦花园一区、六栋一单元604室
苏州市工业园区、自由水岸9栋402室
苏州市工业园区,海悦花园一区、18栋1801室
苏州市、金庄金地花园23栋104室
苏州市工业园区、青剑湖、安漫云苑

(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顾遵亚的头像
    顾遵亚 2024-08-28 19:43

    巢之恋写的很真实,也写出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为您点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