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强村在路上 | 香埠村的新“稻”路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八路镇香埠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因地制宜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围绕发展壮大富硒米种植坚持做好延长产业链文章,实现从“卖原粮”到“卖产品”再到“卖品牌”的转变,进一步带动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打造富硒米“全产业链”

富民强村在路上 | 香埠村的新“稻”路

8月12日,在八路镇香埠村集体富硒水稻种植基地,稻田里绿意盎然、谷穗弯腰,生机勃勃。据介绍,香埠村位于岠山脚下,依托独有山水资源,村里建设富硒米种植示范基地,采取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品牌化运营。

“我们这里的土壤含硒量较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从2018年开始,我们陆续流转土地种植富硒米,截至目前累计流转土地400多亩。”八路镇香埠村村委会副主任周继德告诉记者。

富民强村在路上 | 香埠村的新“稻”路

为摆脱传统农业生产的约束,香埠村还积极打造富硒米“全产业链”,通过成立村农业公司,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共同发展。在香埠村农业公司稻米加工车间内,烘干机、大米真空包装机等各种加工设备一应俱全,据了解,目前该村形成了一条集水稻育秧、栽插、收割、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富硒米产业链。

“通过机械化作业,可以减少因加工导致的结构破坏、营养流失,最大限度地保证大米的新鲜度和口感。我们稻米加工生产线平均一小时可加工稻米3吨左右,省时、省力又高效。”周继德说。

服务周边农户 壮大村集体经济

富民强村在路上 | 香埠村的新“稻”路

该村还积极拓展农事社会化服务,为周边农户提供粮食烘干和稻米加工服务,目前,该村农事社会化服务辐射周边5000亩土地。高效率、高质量的作业得到了种植户的认可,也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活力,依托富硒米种植产业链,村集体一年的纯收入20多万元。

富民强村在路上 | 香埠村的新“稻”路

为进一步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香埠村还将通过支部带动、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模式探索特色种植,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周继德表示:“接下来,我们将重点提升稻米的质量和产量,推动富硒米成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打响富硒米品牌。”

记者 / 李索雅 郭家良
编辑 / 王婷婷 责编 / 郭修彤
编审 / 张瑞 监制 / 赵源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