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新河镇镇南村通过资产盘活、村企联建等方式,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渠道,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内生动能,走出一条“产业富民、实体强村”的发展新路子。
一天,10万个包子!
擀面皮、包馅料、上蒸笼…… 8月15日,在新河镇镇南村村企联建的徐州南村麦田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50多名工人正忙着制作小笼包。据介绍,该企业主要从事小笼包、蛋挞、油条等冷冻半成品食品的生产。
徐州南村麦田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浩文介绍:“目前,我们在和湖南长沙一家公司合作,主要给他们做代加工,每天大概生产10万个包子。”
据介绍,徐州南村麦田食品有限公司是镇南村通过盘活原废旧地毯厂、老村部、学校等闲置资源,招引本村能人返乡投资建设,村集体以土地和资金入股,壮大村集体经济。
新河镇镇南村党支部书记吴贵州告诉记者:“我们一年收取租金4万元,此外我们注入了50万元资金,村集体每年还可以得到4万元分红。”
优质项目落户,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给村民带来了红利。徐州南村麦田食品有限公司投入生产后,镇南村及周边村近百人实现了就近就业。
徐州南村麦田食品有限公司员工胡迪说:“我之前在家带小孩,去年10月来这儿上班,平均一天能挣200元,多劳多得,非常好。”
6个鸡棚,45万元!
新河镇肉鸡产业发展较为成熟,为了增加村集体收入,镇南村积极参与“1+8”肉鸡产业党建联盟,入股建设6座智能肉鸡养殖大棚,通过合同方式租赁给徐州润客食品有限公司,针对每年村集体投入资金的8.5%到10%,村集体还能得到一部分分红。
吴贵州说:“这6个鸡棚,每年给我们村增收45万元左右。”
村集体有了收益后,镇南村将资金投入到村庄建设上来,建设健身广场2处,安装路灯150盏,修建公厕2座,铺设水泥路1200米,村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新河镇镇南村村民吴学德认为:“村庄变化很大,水泥路通到家门口,路两边还栽种了花草。一个村有两个广场,老年人都到广场去活动,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此外,为持续拓宽村集体增收途径,镇南村还计划流转土地种植小麦、水稻等农作物。
吴贵州说:“今年已经流转土地300亩,由我们村里自主经营,初步估算一年能给我们村增加10万元收入。”
记者 / 程艳芳 摄影 / 郭家良
实习编辑 / 杨梦凡 责编 / 郭修彤
编审 / 张瑞 监制 / 赵源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