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过端午, 是吃着母亲包的粽子;今年过端午,是吃着单位发的粽子。往年的端午,有家的味道;今年的端午没啥味道。
甘肃的《居延汉简》是最早文字记载端午节,戍边的一枚日历上写“十八日 丙申 乙未 乙丑 甲 重阳。”学者认为“重阳”二字就是“端午节”。
上了一夜班,熬了一通宵,彻夜无眠,也没有睡意,可能得想家了原因。清晨,天亮时在手机上看到苏轼端午那天写给红颜知己王朝云的《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苏王二人端午过得幸福温馨。当时,苏学士宦海沉浮,人生最为失意,有一女始终陪伴身边不离不弃,相依为命,是多么难得可贵啊!
下班后,到小超市割了一块五花肉,买了花生米木耳生姜鲜蒜大葱西红柿黄瓜等,以及一瓶保健酒。过节了么,犒劳自己,改善一下伙食。
回寓所后,开始捯饬下酒菜。把五花肉洗净,放盐腌制一会儿,然后放入高压锅添枸杞,山药,大茴,胡椒粉,料酒,加水闷煮。开锅后,撇去漂浮物,加一勺凉水继续煮。待煮熟煮透后捞出,切块入盘。在一小碗倒入生抽老抽香醋味精鸡精芥末粉芝麻油混合调料。白肉蘸料,也是一种吃法。
木耳凉水发开后清洗。把木耳花生米金针菇煮一下,捞出,控水,入盆,撒盐味精鸡精生抽老抽味极鲜芝麻油,有铲子搅拌均匀,倒入碟里,一盘凉拌菜即成。
把黄瓜拍扁,切成小段。把西红柿切成小块状,装盘,撒糖。简简单单的一盘红绿相间的下酒菜呈现眼前。
水煮富硒鸡蛋。硒,是顶好东西。现代科学表面人体缺硒,会得好多疾病,包括“三高”。硒,提高免疫力,抗癌,抗病毒,还能延年益寿。
现成的咸鸭蛋,而且是高邮的。著名作家汪曾祺老先生就有一篇写他家乡高邮咸鸭蛋文章。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粽子是一甜一咸两种口味,把四个不同口味粽子放进锅里加足水文火慢煮。端午必吃粽子,还是母亲包的粽子有特点,粽子外不用细线捆扎,而是直接有苇叶捻成绳系成活扣,吃时一拽即开,便捷,粽子的个头大,一个顶市面上上两到三。苇叶是亲自采摘,馅料是精心挑细选。这个成品粽子也不错,开锅后,咬一口甜甜的软软的糯糯的,满口余香。
吃饱喝足,冲个温水澡,便躺在床上翻翻手机,看看书。也许是酒精麻痹神经,导致犯困,不大会儿就进入梦乡……
晚上八点,交接班不久,有位好心业主大叔送我一小袋吃食,一袋核桃饼干,两个大苹果,三个橙子,感到心里热乎乎的。
夜里十一时,看到父亲微信留言,说让外甥捎来母亲包的粽子,还有咸鸭蛋醋蒜。特别交待一番,说粽子较多,可以分给同事些,醋蒜含糖量大,应少吃为宜。
又能吃到母亲包的粽子了,刚失落的家的味道重新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