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南京的南面有个溧水区,是有山有水的地方。风景宜人,人心向善。
前日休息,驾车和同事小赵一起去了趟向往已久的溧水。我们下午有事,只能利用中午前很短时间游览一下。所好,预想的两处景点离我们办事的地方不远。
第一站 无想水镇
导航无想水镇,地下停车场设施齐全,装修全新,很气派,播放着禅宗音乐,梵音绕梁,听得人恬静舒雅。停车场是免费停车,让我感受到此地人的厚道。
到了正门,原以为要买门票,估计价格不菲。若太贵则不看,反正是消磨时间,也不是非看不可。没有人阻拦,原来是免票。正门一仿古建筑,一个大的门楼,上面牌匾楷书“无想”。牌坊正中匾额“华林福地”,左书“罚恶”,右写“赏善”,是自右向左书写,颜体正楷,横细竖粗,丰腴厚实,庄严肃穆。
我和小赵沿着右侧青石板路继续前行,路两边花圃中奇花异草,花儿娇艳欲滴,草儿铺青叠翠。有一隅绣球花迎来盛开期,绿叶丛中,一簇簇红的、紫的、蓝的、白的绣球花缤纷斑斓,成为夏天独特的浪漫。两边商铺经营茶叶散酒糖葫芦米糕……鸭血粉丝汤、面点、米线……沿路走到尽头,是一座跨河的石板桥,河不大,但很长,河水清澈见底,终于见到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特色。我脑海的江南是鱼米之乡,青墙黛瓦,石拱桥,石板路,浣纱女、油纸伞、慢声细语……
我们也是无目的,跟着感觉走,走哪算哪的无所谓心理。既然到尽头,无路可走,就折回吧!但总不能再原路返回吧!那多没意思,人生不走回头路,既来之则安之。走不远路过一座高而大的木桥,站在桥上有一种居高临下俯视全局的感觉,登高望远放飞心情。
走下桥来见一门上锁,定睛一看原来是“城隍庙”的另一个门,这里是要收费,不知门票多少钱?干嘛卖票收费呢!我就纳闷了?记得上海有个城隍庙很有名气,人家是对外开放的。
沿桥的右首路前行到一拐弯处,由远及近地飘来清脆的古筝曲,曲调是时缓时急时高时低的梵音袅袅。我们喜欢这音乐,恰如天籁之音,于是寻觅声音从何而来。声音来自一幅大的浸入式壁画“壁上丹青”附近,壁画人物是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和其他的大臣,有男有女。用笔灵动洒脱,画风清高流利,画面感十足。壁画的右侧不远的芭蕉叶里隐藏着一个小喇叭,声音发自在这儿。我拿出手机录了音,心里想回去躺在床上,闭上眼睛,慢慢欣赏,进入境界,定会做个好梦。
前行路过一排尚未装修使用的房子,忽然间,看见一个网红打卡地, 一块长而窄的木板上写着“我在溧水很想你”,招眼,醒目。我们分别过去,摆个姿势,拍照留念。
继续前行,快临近一个出口,但过不去,锁着门。此处花木丛生,有水仙花芦苇荡,一条小溪几乎和路面持平,溪水湍急,“哗-哗-哗”流淌着,水清见底,有小鱼儿游弋,我不觉来了兴致,踩着水漫石上抄起一把溪水,泼到半空中,重温儿时时的喜乐。
沿路折返,途经一处巨大的奇石假山,高山流水,瀑布景观。虽是浓缩的,人工设计,但几乎以假乱真,水珠砸在石头上,溅起串串水花。我登到高处,想要跨过当中,但尝试了几次,心怯胆怵,不敢过去。石上长有青苔,担心滑倒摔到水里。只好下来,拍个视频。
有一家非遗传承的店铺锁着门,门口有几个展板,介绍剪纸泥塑木雕等内容。我是一览而过,这类东西哪儿都有,不稀奇!
最后,是一家手工艺品,一个绣娘正全神贯注地在一幅花鸟画上焊接镀金条,我就问她,这满屋子的工艺品都是你编制的吗?她说大都是她的手艺,我不由得竖起大拇指,赞叹厉害厉害! 她说学的时间不长,大概也就一年,师父说这“景泰蓝”是非遗文化传承项目,南京只有这里有,其它地方没有。我说,走了一大圈,看了那么多,只有这里是最了不起的地方。真正的高手在民间。
第二站 天生桥景区
早上,忙着赶时间,我和小赵没有吃饭,十一点不到,肚子已经“咕噜咕噜”叫唤了。后悔没有带点面包饼干之类的零食车上吃,也好垫垫肚子,不至于饿的慌。
出“无想水镇”地下停车场,我们看时间尚充足,来溧水不到天生桥看看,似乎没有来溧水,这可是当地的著名景点。既然来了就过去看看。但总不能饿着肚子跑路啊! 于是乎,我让小赵在抖音上搜了一家9块9面食套餐,面食填充肚皮压饿实惠。有三公里路程,倒不甚远。导航开车过去,不知怎么就驶入“天生桥大道”上,大方向是正确的,吃饭的地方也是经过天生桥的。看来是天意,相同的方向,倘若方向反了,南辕北辙,就放弃此行,耽误时间。
行驶在宽阔大道上,拐了几个弯就到了一个镇,把车停在路边。早晨从江宁来时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现在雨停了,天空放晴,烈日当空,有些燥热。我们步行走约百米,找到了那家面馆,排队叫号取餐。提供免费的豆浆,下饭小菜,辣椒酱。干拌肉丝面条,外带一个荷包蛋,酸辣适中,正合我们口味,另送一个不大不小馒头,不贵,实惠。我们留意一下,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街上面馆忒多。看来,是到了面食一条街了。
填饱肚子,继续赶路。手机导航去天生桥景区,大约五公里路程。开车也快,油门一踩,不多会儿就到了目的地。
从户外停车场地看,属于一大片平坦空旷之地 ,连丘陵都算不上。我心目中的天生桥是悬崖峭壁上的,像河南林县红旗渠一样的壮观。我们购票进景区内,沿石阶向下去好大的低洼地带。看到象征爱情的玫瑰花主题园林“爱情海”,借着夏日温柔的风,满园芬芳的玫瑰红似火,粉如霞,泛起阵阵花香,弥漫着温馨的浪漫气息。
经过“凤凰湖”,湖水清澈,水泊涟漪。湖光山色,恬静优美。远观两只一白一灰大鹅正在湖心戏耍。那支灰羽毛鹅最为顽皮,只见它把头闷进水里数秒,猛然地抬头出水,似乎嘴里叼着一条像鱼的东西。出水的刹那间“哗啦”一声,在空旷寂静之地,动静不小,叫人一惊一乍的揪心。溅起的水花,在阳光照射下,晶莹剔透,十分刺眼。我就诧异了,到底它是鹅还是鱼鹰?俨然是捕鱼高手啊!
跨过引凤桥,即到湖中一隅小洲–“桃花岛”。一座凸起的小山包,种植高矮不等的桃树。花香清幽淡雅,飘荡在空气中,使人感觉心旷神怡。桃花朵朵开,贯入眼帘,一片绯红,世外桃源般仙境。金庸老先生是否勘察过这里,不然怎会编排东邪黄药师居住桃花岛,成为响彻江湖的名岛。岛因岛主的名望而出名。
我们主要是来是看天生桥的,心里总是装着天生桥,因为以前在微信上看到天生桥的介绍。因时间关系,下午有事,其它景观就忽略不去了。
按指示牌指引方向,我们登上高坡的树林小道前行,树木高耸入云,直插云霄。不时看到有的树挂着一个小牌子,是介绍树的名字。有两棵“法桐”,不知什么品种,直径近一米,恐怕得两个人环抱一圈,估计比我的年龄还大。此段远离尘嚣,幽静空旷,万籁俱寂,了无人烟,偶尔听到高处稀疏的鸟儿的叫声,“唧唧喳喳”的不知聊些什么。此处此景,如世外桃源。我对小赵说:“如有清闲,来这儿野营露宿,过上几天,也算是神仙般日子了。”“在两棵树拉根绳子荡秋千,晃悠累了就躺在网兜里眯眼睡觉,那是多么惬意啊!”此处,是治愈浮躁 陶冶身心的天然氧吧。
小路的路段较长,令我们惊奇是看见一棵倾斜的银杏树,树已经枯朽,树干光秃秃,迎面有一米多长没了树皮,皱干巴巴,看着叫人心疼。但我们惊奇地发现在左边偏里有三两断折的枯枝杈里发出新的枝条,且绿叶饱满丰腴。真是奇迹! 银杏树不愧是“活化石”,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这就是的“老树发新芽,枯木又逢春”吧!验证了生命的不息与希望的重生。
路过一斜岔路口,见一段凸凹不平的石阶,这个石阶设计不好,全是青灰白石头砌成,容易耀花眼,混淆视野,还是九十度棱角。年纪大的人是不敢走的,容易摔跤。可能是给小孩和年青人设计的,他们眼睛好脑子反应快,而且胆子大,要不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嘛!紧靠石阶的左边大约一米宽铺的是平坦的水泥地,走起来舒坦放心,适合视力不好和腿脚不利索的老年人行走。看来,设计此路的人还是靠谱的,考虑的还蛮周全。
石阶路尽头有一处十几米见方的高斜坡,有两块巨石,露出大小不等的鹅卵石。传说,当时民工开挖胭脂河劳动强度大,一天下来浑身无力,疲惫不堪,有人无意中躺在巨石上休息。一觉醒来,顿觉疲乏全无,而且神奇气爽,精力充沛。两块巨石被称为“枕腰石”和“神石”。鹅卵石按摩穴位,舒筋活血,消除疲乏功效。小小石头,作用不凡。应了那句老话“砖头碗碴都有用”。世上任何东西都有其作用,都不可小觑,哪怕是小的不起眼的东西。
斜坡对面有一座跨河木桥,桥长约三十米,宽五六米,漆的黑红色油漆。我们走上桥,桥很结实,桥下有厚厚的土,零星的野草冒出。我们尚未定下神来,认为就是个普通的桥。这时,迎面走来一男一女游客,边走边聊着天。到我们跟前,就听男的跟女的说:“当时动用十万民工凿山挖河,声势浩大,在地势最高石质最硬地方保留下来作为桥,起名‘天生桥’……” 听他这么一说,我们急需看“天生桥”愿望更为迫切了。
我们疾步走出桥的另一端,欣喜地看见两个标牌,是“天生桥”“胭脂河”。这是丁字形路口, 一左一右的两条路。我们就拐入左边道路走,这是条较高的沿河路,路下是不大的树木芦苇杂草。走了大约百米,小赵说不如下去走底下的台阶,靠峡谷近一些,看看都有啥?我赞同,也是好奇心作祟。但我觉得不如走上面的路,路平,敞面,正道。我边下台阶边嘴里嘟囔,说看样子没得人走,脏兮兮的,可能是条绝路。果不其然,台阶尽头没有路,茅草丛生,也看不到河沟底下。真叫我一语成谶,果然无路可走,只得返回。
继续前行,看到“天生桥”“胭脂河”的指示牌指示方向是往回走,原路返回到刚才的木桥上。到底天生桥在你哪儿呢?怎么那么难找啊!我在桥上寻找着桥路上是否有人来,好打听一下。猛然间,在斜对面偏下的大约二十多米远的树丛里发出一男中音:“欧-欧-欧”,音量由低到高。原来有人啊!我便寻声过去,原来这儿是一个一米见方的水泥平台,紧靠悬崖峭壁。是一对小年轻情侣,瘦高个的男孩用左长臂搂着娇小女孩,右手抬起握成喇叭状,靠在嘴前扯着嗓子喊,可能觉得好玩刺激吧!
我刚要靠近小情侣打听“天生桥”所在地,正巧迎面走来了五位穿著时尚大姐,都笑逐颜开,信步轻松。我向她们打听“天生桥”到底在哪儿?她们笑着指着不远处的木桥说:“桥的下面就是‘天生桥’啊!”“只不过在石桥上覆了厚厚的土,上面架起木桥。”“可能得为了游客安全,防护起来吧。”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我们怎么就那么笨呢?听她们这么一说,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一下喽!仔细看看还真是的,能看到那个横跨两岸的大石头,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被后来建的木桥遮掩了。
我接着问:“那个‘胭脂河’在哪里呀?”她们说:“这长长的峡谷就是啊!” “挖河施工使用是古老的‘焚石凿河’法,使得山岗岩石夹杂着紫红,犹如妇女用的胭脂,胭脂河之名便由此而来。”“其实,这是由于岩石中含有的铁质被氧化的结果。”
原以为“胭脂河”像那条因当年红军北上抗日之前战略转移中牵制国民党几十万围堵大军,并成功脱险的“四渡赤水”的“赤水河”一样,重阳到端午期间,雨水骤减,河边大量紫红泥被带入河中,河水变浑,颜色泛红,故名“赤水河”。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庆幸遇到五位热心肠的大姐告诉我们实情。我用她们的手机帮助这年龄相仿的“五朵金花”在天生桥上合影留念。
站在桥的中央向左右下方看,有一条漫延陡峭狭窄的河流,两岸是悬崖峭壁,凿的岩石横竖切面,凸凹不等,离地面二十多米深。两岸峭壁耸峙,风光险峻。此峡谷 潋滟碧水,集奇、险、绝、秀风光之妙趣,简直就是长江三峡的浓缩版。
这时,由远而近驶来一叶扁舟,是带柴油机的那种,速度有点儿快,周边泛起碧波荡漾,船上坐着三五个游客。我赶紧用手机拍了视频,待回去慢慢地欣赏。
我想,游览所谓的“江南小三峡”,最好是人工划撸的木船,慢悠悠的划行,自下向上观看两边陡峭岩石,定有一番不同。人与自然比,是多么卑微渺小啊!忽然间,脑海里蹦出“人力胜天”这个词。世上的事,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古代的劳动人民真是了不起,这么大工程,全凭人工完成,真是奇迹。这得克服多少艰难险阻?付出多么大的代价啊!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这句出自《淮南子·主术训》的古语,着重强调了“积力”与“众智”的重要性,善于积聚众人的力量,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能够集中大众的智慧,就没有什么事情不能成功。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往往渴望找到一片心灵的栖息地。 在喧嚣浮躁的社会,难得有一片净土。天生桥景区,值得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