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否“转得开”
关系到乡村能否“兴起来”
赵墩镇倪桥村
以实施土地流转为抓手
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眼下,该村
水里长出“金豆豆”
园里结满“甜果果”
真正让土地“流”出了活力
“转”出了后劲
芡实丰收“水生金”
眼下正是芡实成熟收获的季节。8月7日,记者走进赵墩镇倪桥村芡实种植基地,只见翠绿色的芡实叶片片相连,布满水面,一个个形似鸡头的芡实果实从间隙处探出脑袋。村民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手拿着竹签刀拨开厚厚的芡叶,不停从水下捞出果苞,挑选成熟的进行采摘。
倪桥村党支部副书记王井刚拿着刚采摘的果苞告诉记者:“比较大的果苞直径大约10公分,重量近2斤。剥开后,里面的米在100多克。”
芡实果实形似鸡头,所以又被称作“鸡头米”。它既是一种美食,又具备药用价值,能祛湿气、滋补身体,素有“水中人参”的美誉。
近年来,倪桥村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芡实种植,以公共空间治理为抓手,流转土地540亩,其中300亩用于实施“蒜芡轮作”新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好富民文章。
王井刚介绍:“我们在7月底采摘第一茬,每10天采摘一次,可以采到10月份。今年鲜芡实收成在每亩80斤左右,市场价大约80元一斤,去掉成本、人工等费用, 预计村集体收入增加超100万元 。”
冬桃催生“甜蜜”产业
除此以外,倪桥村还流转80亩土地打造冬桃种植园。在园内,记者看到低矮粗壮的桃树果实累累,长势良好。
据介绍,倪桥村多年前开始试种冬桃,由村集体经营。在村里的精心管理下,目前桃树已进入盛果期。绿叶掩映下,一个个用纸袋套着的冬桃缀满枝头,等待着成熟上市。
王井刚说:“ 冬桃采收时间在10月15日至20日,主要采取自采、电商营销两种销售模式,一年可为村集体带来50万元至70万元的收入。”
近年来,倪桥村因地制宜,下好土地流转“这盘棋”,将零散土地整合,大力开展农村闲置土地处置、低效用地盘活,让“沉睡”土地焕发新活力,“流”活了土地,“转”富了农民。
王井刚表示:“当下芡实和冬桃收益比较可观,我们将继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扩大芡实、冬桃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村集体收益。”
记者 / 王鹏 陈国政
编辑 / 裴培 责编 / 郭修彤
编审 / 张瑞 监制 / 赵源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