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鲁交界方圆几百里的百姓,每到阴历十月,几乎家家都要做一种家常菜一-盐豆子。
这种菜以黄豆、辣椒、盐为主,加上生姜、萝卜片。颜色红,辣味足,既好吃,又好看。过年三月里,将鲜盐豆晒干,待到麦口,把盐豆浇上香油与鲜辣椒、鲜大蒜一起调拌,吃起来,越吃越想吃,越吃越爱吃。一些好喝酒的人,如手头不济或一时无酒,酒瘾发作难以忍受时,便抓一把盐豆,端一碗凉开水,吃几粒盐豆喝一口水,待一把盐豆下肚,就像喝了四两二锅头一样舒服。
别看这菜家家会做,叫谁说出起于何时?出自哪里?还真说不出所以然来呢!据说在楚汉相争之时,项羽与刘邦在徐州一带征战。项羽一时粮草不济,吃菜更困难,只好将黄豆煮熟多放盐,每个军土每天只发三酒盅下饭。
一天,刘邦来攻项羽,项羽军中正缺盐,军情又紧,只好将煮熟的黄豆装进蒲包,放在草车上急急转移。三天三夜,队伍开到东海边,海边产盐,才想起拌豆。谁知打开蒲包,臭气难闻,再看豆子发霉变质,里面长满粘丝。想当菜吃的黄豆,变成这个样子,不觉个个跺脚,人人长叹:“我等这样命苦!”兵士几天未尝到盐味,开饭时拿出窝窝头,有的沾盐粒,有的用盐水泡,还有不肯将就的人就将霉豆子拿出来,放上盐,加上水,撒上辣椒面当菜吃,在胡乱吃中发觉比原来的豆粒鲜美多了。大家一传,各部都如此仿效。但有的军士吃下后感到有点恶心,随军的医官说吃生姜可治恶心。吃点生姜果然见效。于是又在盐豆中放上姜末,一时成为军中主菜。
项羽休息一阵,又往徐州开拔,以图在中原与刘邦决战。怎奈垓下一战,可怜“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项羽自刎乌江,全军覆没。刘邦得胜,俘获项羽大小名将千余,军需辎重无数,其中盐豆子也成了战利品。刘邦手下的将士一边吃着项羽的盐豆一边说:“项羽连打仗也不忘酒,把豆子泡在酒里吃,又辣又醉人,怪不得他的心那么狠!”不知其名的人叫它“霸王豆”。
战事平息以后,刘邦在徐州大宴群臣,除各种美味珍馐外,又加上了一盘“霸王豆”。酒过三巡,刘邦仰天大笑道:“项羽虽剽悍骁勇,不过小菜一碟,大丈夫当食之!”言罢,吃了一大口“霸王豆”。众人听刘邦这么一说,也都跟着吃了起来。
从那以后,军中人等为了显示自己的大丈夫气概,总要做点“霸王豆”吃。由于这种菜味道好,够刺激,制作简便,很快便传到了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