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领学助力乡村振兴丨刘井村:传统产业向“新”记

头雁领学助力乡村振兴丨刘井村:传统产业向“新”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是一篇全面振兴的大文章。在这一战略部署中,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总体目标……”

日前,在土山镇刘井村农家书屋内,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围坐在一起,共同学习乡村振兴相关书籍。

头雁领学助力乡村振兴丨刘井村:传统产业向“新”记

农家书屋是基层群众学习理论知识的“充电站,为了让农家书屋更有“农味,助力乡村振兴。刘井村农家书屋坚持贴近农民、方便农民、服务农民的原则,精准配置惠农科技、作物栽培、特色养殖等方面书籍,力求让群众看得懂、用得上,同时引导村民农闲时节学知识,不断激活乡村发展造血功能。 

土山镇刘井村村民陈磊说:“我们平时利用农闲时间,到农家书屋学习种植和养殖技术,也能了解一些相关政策,对我们致富有很大帮助。”

头雁领学助力乡村振兴丨刘井村:传统产业向“新”记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刘井村持续做好壮大村集体经济,并深耕细作土地文章。在土山镇刘井村集体经营的优质稻田块里,郁郁葱葱的水稻长势良好。刘井村集体规模种植水稻、小麦等作物,通过推进“小田变大田”工作,推广机械化、规模化种植,减少群众耕作成本。同时依托本地产业基础,深耕渠道、拓展市场,助力特色产业持续向好发展。

土山镇刘井村党建指导员刘继芝介绍:“我们流转180亩土地,加上溢出来16.1亩,总共196.1亩,我们麦种是在山东种子公司订的,比平常收购的小麦高1角钱每斤,增加了收入,每亩地纯收入能达到600元到700元。”

头雁领学助力乡村振兴丨刘井村:传统产业向“新”记

为做大做强“粉丝经济”,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富裕,刘井村在镇里的支持帮助下,建设刘井粉丝产业园。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当地传统粉丝加工优势,将红薯粉丝加工作为乡村振兴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了一条加工、包装运输、电商销售于一体的富民产业链。 

头雁领学助力乡村振兴丨刘井村:传统产业向“新”记

刘继芝介绍:“我们通过线上线下同时销售,一些精品进入各大超市,我们村去年粉丝纯收入达到五六万元。下一步,我们准备再增加销售队伍,对外发展,把粉丝推广出去,把产业做大做强。”

融媒体记者:胡敏
摄影:郭家良
编辑:裴培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