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葡萄成熟上市的旺季,运河街道张楼村的葡萄陆续进入成熟期。该村通过品种引进、技术创新等举措,推动葡萄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葡萄飘香
正是采摘好时节
近日,记者走进种植户彭卫东的葡萄种植大棚,只见一串串晶莹剔透、颗粒饱满的葡萄挂满枝藤,果农在葡萄架下穿梭,忙着采摘。
彭卫东种植了100多个葡萄大棚,有夏黑、醉金香、妮娜皇后等10多个品种,主要供应城区商超。同时,葡萄剪枝、施肥、打药需要人工,可带动15人务工。
彭卫东向记者介绍:“现在我们主要采摘夏黑葡萄,从6月初采摘到8月下旬,一亩地产量4000斤。”
▲左侧为彭卫东
早在2006年,彭卫东开始葡萄种植。为进一步提高葡萄产量,在听取技术人员建议后,彭卫东建起了30多座温室大棚,摸索葡萄种植的方式方法。经过一系列实践,彭卫东逐步摸索出一套设施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也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种植大户。
彭卫东介绍:“我现在有2个种植园,共计100多个大棚。葡萄的质量好,价格自然高,仅南园的50多个大棚,一年净收益在20万到30万元。”
能人带头
育出葡萄经济
在彭卫东的带动下,不少村民开始尝试种植葡萄,并向他请教种植技术和经验。
种植户王宗辉种植了2亩多葡萄,在彭卫东的指导帮助下,他逐渐掌握了种植技术,实现增收。
王宗辉说:“一开始种葡萄的时候,我经常请教彭卫东,随着葡萄产量、质量提升,收益也越来越好,现在一亩地纯利润1万元。”
张楼村鼓励引导种植大户积极探索葡萄种植新模式,发挥大户示范带动效应,助力葡萄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群众致富。
彭卫东表示:“我会继续引入新品种,提高葡萄品质和口碑,推动葡萄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村民增收。”
记者 / 李索雅 吕立三
编辑 / 卜非凡 责编 / 郭修彤
编审 / 黄扬 监制 / 黄新磊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