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称第一江山,自然就有第一江山的来头——你看历史学家周谷成的题字:“古马陵道”古色古香,颂古壮今;更有大清宰相刘墉的:“范水模山”墨迹;从春秋战国到大汉帝皇,从唐宋明清到民国现代,这里都是战事连连,硝烟不断。阵毅元帅的大帐就设在山中的三仙洞里,宿北大战一役歼敌21500多名,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为新中国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走出历史的硝烟,踏上大、小龙沟的山道,三步一回首,五步一抬头。突然,前面烟雾缭绕,瀑布高悬,泉水叮咚,山溪潺潺,惊疑来到了一处仙境,漫山遍野的水汽雾幔,阿娜多姿飘逸山坡林间;那飞流直下的泉瀑,使我迷失了方位,这里是江西庐山还是新沂马凌山?此时此刻,我们身在何处?是漫步绿林道上,还是置身白云之端?看不完的美景,听不够的鸟鸣,目不暇接,裹足不前——真的不想再走了!
导游说:好景还在前面!丢掉疲劳,退去贫婪,直起腰杆,再向上攀。不得了啦!地下“藏兵洞”到了!
正暇想间,眼前突然明亮,真的岀口到了,我还在留恋呢。出口大门引起了我的注意,高大沉重的两扇洞门敞开,威严矗立两边,迷彩厚重的门面上涂有看不懂的符号,大概率隐藏着战场神祕,也涂上了战场的峰火沧桑。
洞门外不远,是一片休闲的小场地,坐下来惬意地欣赏着摆放的坦克大砲,似乎仍在让你回想着藏兵洞,思念着藏兵洞呢。我强行将思绪拉回来,观看面前几个儿童欢快地在戏水玩闹,串串喷水架成拱型濂洞,乐在其中的孩子们穿来窜去,其乐无穷……
我也在思考着下步行动,身边的一串指路牌,弄得我七上八下——大龙沟、小龙沟、山隐寺、马陵之战、阵毅指挥所,等等,一个个都想去看看,时间有限,分身乏术啊!踌躇间,北坡回来的一群伙伴告诉我,那边太远别去了,时间也快到了,往回走吧。我只好随大流拐弯走上了另一条回程路。
有福之人不要忙,行不多远,意外遇有一座庙宇,夕阳照在红墙琉瓦上,阵阵虔诚慢阿的颂经声悦耳迷人,随风飘扬。“古寺佛音”更显山林的静谧和历史的沧桑。原来这里是佛门圣地呀。难以置信的是,没走几步,却又是军事禁区,不准拍照。反差太大了!按路牌标织,这里应该就是孙膑庞捐大战的古战场,当年枪刀剑戟、战马连连,所以又称马连山呢。怪不得现在仍是军事要地,还有威武转动的雷达……试着问路人:陈毅的指挥所是否也在这里?那人手一指:“呶,在那边。”似乎轻蔑我们连这个都不知道,没见过世面呢……
上车容易下山难吗?游客们却昂首挺胸、精神抖擞,毫无疲倦之意,道旁的万杆青竹,林间的千树蝉鸣,正为我们列队奏乐助兴,大家也像得了宝藏似的兴高彩烈述说着心得体会……我也思考着记点什么,写诗?江郎才尽;填词?只想了半阙,无奈只好用大白话来说它一说,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