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情感流淌的岁月 (69——72)

作者;陈志宏

小说连载:情感流淌的岁月 (69——72)

6 9

邓世军一看邓西和把邓西平打的鼻青脸肿,迎头就痛批邓西和。邓西和一家老少还在那里强词夺理,邓世军连吵加骂恶狼般的兽性大发。说真的他不怕邓西和会拍马屁的人。他倒是怵站在一边的花玲玉娘儿几个,他巳经在大队召开的生产队队长会上领教过花玲玉的厉害,所以,这次处理一定是邓西和家吃亏。可是世人还认为这次邓世军处理会偏向邓西和呢?

这次处理的结果是:邓西和赔偿邓西平五天整个男劳力的工分,猪圈原地不动,邓世军的理由是,早上哪里去了,邓西平猪圈都存在两个多月了,这时候想起来了。再就是,从此两家不许吵闹,只要打架就扣工分给受伤害者一方。这样的处理,显然花玲玉是能够接受的。邓西和家只有敢怒不敢言的份,他们惧怕邓世军的淫威。

世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物降一物。不可一世的邓世军从骨子里惧怕花玲玉,花玲玉经历过没有丈夫在家,自己带着三个孩子极端困难的日子。说实话,那会儿,花玲玉死的念头都有,她还怕人间的恶魔吗?人啊!一旦不惧怕死,世上再难办的事情都不会惧怕的,反正就是豁出去了,大不了一死了之。这样恶劣的环境,的确能锻练人的坚持意志,要不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强者是一块垫脚石,"花玲玉这种坚强的性格就是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磨练出来的。

花玲玉的奶奶深深的体会到了孙女的坚强,她对花玲玉说:"你不要怕孩子没有上好学,从现在起,你和西平一边教孩子文化,一边好好的让你孩子劳动,培养成你这样的性格,将来还愁吃不上饭吗?"花玲玉想:奶奶所言极是,培养孩子能吃苦耐劳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实在不行,让两个孩子都去学一门手艺,将来挣碗饭吃是不成问题的。花玲玉是这样想的,她要付出行动,赶快和邓西平商量,让来福、来运去学手艺。

邓西平思来虑去,最后让来福去江浦,到李继勇伯伯家学做糕点,让来运到成阴县城学理发。这个决定后,他又托人把大儿子邓诚和柳子叫来争求了他们的意见。

邓诚柳子的意见是有一个跟着他一起做木匠活。花玲玉坚决不同意,意思是,邓诚已经从事木匠行业了,不能都学木匠,最后还是让来运去成阴学理发。邓西平给表哥李继勇写了一封信,谈及想让来福跟他学手艺的事,顺便问了一下表嫂杨秀凤的事。

当李继勇收到表弟邓西平的信后,李继勇犯难了,我这狗屎技术还能带徒弟吗?他就把信给杨秀凤看了,杨秀凤看后,心中窃喜,老天有眼,又要和她的情人见面了。李继勇问她:"能不能带来福?”杨秀凤斩钉截铁地说:"能!你那狗屎技术不能,难道说我还不能吗?"于是,李继勇就回表弟信了。

收到了表哥的信,花玲玉问来福,来福非常高兴,但是又问娘,去那么远的地方我想你们多难过啊!花玲玉说:"你是学手艺的,好好学,学好了,可以回成阴来干,离家不就近了吗。再说了,在你舅爷爷家学手艺,比跟陌生人学强多了。你实在想家,等到过春节可以来家,你爸前些年在哪里写小说不是那样的吗?"经花玲玉这样一说,来福说去。

来运经花钱侠二姑姥娘介绍,进了三八理发店学习,并且给认了成阴理发界最好的赵勇为师。三八理发店是属于集体企业,赵勇说了,一有名额,来运年龄超过十四岁,就能成为为正式的学徒工了,手艺差不多就能转成大集体工人了。

那个时候城乡差别很大,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能在县城当工人,是许多农民梦寐以求的好事情。来运要是真能像他师傅说的那样,可真是好运气了。

7 0

当来福来运学手艺有了着落之后,花玲玉心里的压力突然轻松了许多。什么上成学不上成学的,现在已经看清了,世上不光上学读书这条路,要真正上不成学,此路不通时肯定得走其他的路,哪有一条道走到黑的。

花玲玉和邓西平商议,邓西平送来福去江浦,花玲玉送来运到姑姥娘家就行了。当然了,两个人各人送给各人的亲戚,见面都熟悉好说话。

邓西平和来福到江浦,可巧李继勇过江去南京鼓楼医院瞧一个朋友去了,可能不是喝酒就是打牌了。邓西平二舅在家,唐菊花在家。杨秀凤见到了邓西平眼泪流下来了。来福虽说不懂大人之间的事,他能觉察出,这个大伯母对大的感情不一般。杨秀凤知道,在这种地方不是她流泪的地方,她赶快拉起大袿襟忙把眼泪擦掉。这一瞬间的情景都被唐菊花看见了,唐菊花心想,这杨秀凤和邓西平的关系肯定不一般。他们的眼神盯着对方似乎被钉子钉住的一般,好常时间才松手。

唐菊花这多半辈子思念,观察,揣摩,什么样的事情没有见过。她想夫妻也罢,情人也好,只要是男女关系,就不能忽略性。女人是由爱生性,越爱性越浓;男人是由性生情,越性就越有感情。性的默契和刺激,情欲的放肆和宣泄,会让人越来越爱。能够达到情不自禁,不能自拔的地步啊!这种情景一看就知道,掩盖是没有用的。到这个时候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

唐菊花看见了"闺女"杨秀凤的痴情瞬间的流露,她巳经无法伪装了。唐菊花体会,思念一个人也曾有过切肤之痛,想得彻夜无眠,食不甘味,想得要哕,人到这个时候就缺少了理性了,能够控制住的才是高手,可是又能有多少人能够控制住呢?

唐菊花看到的邓西平不愧为大丈夫,能拿得起,放得下,男人的刚柔性格也释放得恰到好处。他用眼神提醒杨秀风,这种场合不能动情,来福小,可以不顾,可是唐菊花那可是经过风霜雪雨历练的老手,满腹经纶,什么不懂。唐菊花懂得邓西平在一遍遍的提醒。"闺女"啊!你怎能这样痴情呢?那邓来福看着你流泪,都露出惧怕的表情了。还好!你终于拉起袿襟擦眼泪了。一切都恢复正常,娘的这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所好,在场的就我们四个人。只要我不说,那来福是不懂你多情之泪的。不行,必须找个合适的机会和"闺女"谈谈。

真是天意啊!当夜,李继勇竟然没有回家。一切都是那么顺利的度过了。

到了第二天晩上,李继勇喝得醉醉醺醺晃晃悠悠进了家门。当杨秀凤看到他的时候,没理这个烂男人,领着李文明出去了。李文明路过邓西平跟前时,看看邓西平,然后跟着杨秀凤到了大街。

杨秀凤的心里五味杂陈七上八下的,想想这孩子该怎么称呼邓西平呢?唉!没有办法,思来想去还是叫"表叔"最安全。

李继勇见到了邓西平,一把抱住了表弟说:"我想死你了!"

邓西平说:"我也想你们啊!"这话并不像李继勇的话那样虚假,它真真切切的想"你们"啊!这回来福又一次的感觉莫名其妙了。这样也好,正好掩盖了刚见到杨秀凤时莫名其妙的眼泪,不懂,还是不懂!

把来福安排好后,第三天,邓西平提出要回去了,他向二舅和唐菊花告辞的时候,唐菊花看看坐在她腿上的李文明,又仔仔细细的看看邓西平,她明白了。

临走的前一天晚上,长江北岸的一块巨石上,邓西平和杨秀凤二人都看着十六的月亮,邓西平感叹一下:"唉!月圆人不圆啊!"杨秀凤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默默地流着眼泪,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钱塞进了邓西平的口袋里,邓西平拒绝了,杨秀凤开口说:"不要,你仍长江里吧!……"后面的话她没有说岀来,起身走了。

邓西平用右乎捂住了上衣口袋,急忙追上杨秀凤,把她紧紧的抱住,什么都没有说,他的嘴堵住了她的嘴,杨秀凤的热泪滴在了邓西平的脸颊上,杨秀凤双手齐捶邓西平的背,然后说:"你这个不要良心的东西,四年多才给我写一封信。可我肚子里千言万语却无处说啊!"然后,嚎啕大哭。

7 1

来运去成阴三八理发店学徒的事,不必细说,一切顺利。花玲玉回家来对奶奶说都好。"唉!奶奶差点忘了,姑姑说过些天接你去她家过几天。"奶奶对花玲玉说:"我哪里都不去,就在家带俺邓花。"然后拉着正在她身旁玩耍的邓花拉进怀里说:"就舍不得俺家小花。"花玲玉说:"奶奶你这样做会使姑姑伤心难过的。""她伤哪门子心,她难过什么,那她平时怎么不来看我的?"

这句话说的有道理,花玲玉明显显的感觉到,奶奶对姑姑的意见并没有消除,姑姑要是来接,奶奶要是不愿意去那另当别论。奶奶对孙女疼爱有加,大姑、哥哥,妹妹仍然每月都给寄钱来,要不是这些人的援助,这一大家子人真没办法活。

奶奶是我们这个家的福星。所以,花玲玉只要去街上,每次都给奶奶买点好吃的。奶奶把早年儿孙后代给她的钱陆陆续续贴补给花玲玉不少。花玲玉知道,要不是奶奶和众多的娘家亲戚帮助,这些年还真不知道怎么熬过来。

现在好多了,两个孩子都送出去学手艺了,不管怎样说将来自挣自吃是不成问题的。家里一下子减少了两个半大孩子,生活上的负担减轻了不少,奶奶再给钱,花玲玉不要了。

现在,奶奶和季世清老太相处的胜似亲姐妹一样。季世清老太喊花玲玉奶奶叫姐,两个人都出身于书香门第,都有一个富裕家庭,都有文化,也都爱看书明白事理,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喜欢阅读《红楼梦》,两个人还都喜欢给后代小孩子们讲《西游记》孙猴子的故事。这么多的相同兴趣爱好,把两个人的感情升华到了极致。所以,她们都深有体会:"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季世清老太经常把家里的零活拿到邓西平家里做。因为花玲玉的奶奶能帮着她做。不问绣花还是纳鞋垫,她们在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地就做完了。这两个老人处的这样好,可是季世清老太的大儿子邓世林做岀来的事情,着实令花玲玉难看,甚至让花玲玉愤怒。

就在邓西平送来福那天晩上,邓世林伏在邓西平家厕所旁,等到花玲玉上厕所之时,邓世林突然进入,惊吓的花玲玉问:"谁!"邓世林说:"别怕,乖乖是我。"

花玲玉刚要叫喊,被邓世林一把捂住了嘴,花玲玉奋力挣扎,极力反抗,邓西林没有得逞,可是花玲玉心里却受到了极大的伤害。邓西林偷偷地溜走了,花玲玉伤心地落泪。到了屋子里,奶奶问她:"刚才你上厕所干什么的,声音怎么那么大啊!"花玲玉说:"一只野猫把我吓了一跳。"然后就上床睡觉去了。

过了两天,邓西平还没回来,邓世林又借故来邓西平家,拿来一包银元,让花玲玉托银行的熟人给兑换现钞。花玲玉没有理他,倒是奶奶对他非常客气,让他坐下,并热情的给他倒了一杯开水。邓世林给奶奶说他们家还有两坛子这样的银元,花玲玉奶奶对他说:"这银子是硬通货,你可得收好,不管什么时候都值钱。"

花玲玉出去了,就没回来,等到邓世林走了,花玲玉才进屋。奶奶说:"你大爷爷让你托人给他兑现钞,银元在这里,你收好,别让小孩子拿出去玩丢了。"花玲玉接过奶奶递来的银元,朝她屋里床底下一扔,心想,瞎了你的狗眼,姑奶奶不是见钱眼开的人,狗东西,你打错了算盘!

花玲玉第二天专门去了趟邓世林家,见到邓世林把一包银元放在他们家桌子上,对正在惊魂不定的邓世林说了一句:"大爷爷,请你自重,如果你再敢骚扰我的话,我让你进牢房。"

当花玲玉走了好远的时候,邓世林才反过神来。这时,他那瘫在床上多年的老婆问他:"刚才那个女的说的什么?"邓世林理都不理的走向桌前,把那包银元又藏了起来。

7 2

我们所有的人,只要活着,都身处矛盾的社会中,那么,花玲玉也不例外。就在她想豁出去的时候,她又不得不顾及季世清老太的关系。季世清老太一直对她们家很好,近几年又和奶奶相处的如同亲姐妹,要是撕开脸面让邓世林难看,花玲玉于心不忍。可于心不忍又能怎么办呢?这个事既不能给奶奶说,又不能跟丈夫说,难以启齿不说,弄不好还会引起不良后果。怎么办呢?花玲玉就把那包银元还给了邓世林,当场就对邓世林说了那样的狠话。

花玲玉走后,邓世林从惊魂未定中稍稍的稳定下来,他想,人都说:"有钱能买鬼推磨,"看起来,这钱也不是万能的。邓世林听到花玲玉临走时说的那句话,他真的有些害怕了。要是花玲玉一翻脸告他个强奸罪,自己百分百的进去,他想想有点儿后怕,所好,幸亏那天晩上没有得逞,如果那天晚上真把花玲玉搞了,那或许今天已经在牢里了。邓世林越思越想越害怕,怎么办呢!不把花玲玉这样的美女搞到手,白来人世间一遭,邓世林还感觉自己怪可怜的,不由自主的心酸起来。

邓世林作为季世清的大儿子,他爹邓太盛不能生,季世清老太在万般无奈之下跟了自家长工,一气生了五个儿子。作为长子的邓世林,在父亲邓太盛死的时候才十三岁,但是,注重教育的季世清老太处境艰难,但还是把大儿子送进官办学堂读完了小学,到了中学由于战乱频繁,邓世林又天生的怕死,就不敢再出去上学了。季世清老太怎么劝儿子他都不听,无奈之下,第二年就把本家侄女季小兰娶过来了。可是这回真是季小兰不能生了,经过医院检查季小兰先天性的受孕管闭塞,无法输通,没有办法就拾了一个闺女,本来是想再续娶一个女人的,不巧就解放了。新中国实行一夫一妻制,无奈之下邓世林就守着季小兰一直过到现在,可季小兰偏偏在五年前得病卧床不起,多亏了邓世林的精心侍候,所以季小兰现在还活着。为此庄亲庄邻的都说邓世林忠厚老实,外表是一个非常讲究的善良人。季世清老太还以大儿子邓世林为荣。

邓世林伪装的特别好,他总以善良人自居。季世清老太放羊跟着长工,可他邓世林也给人放羊,生了两闺女一个儿子,虽然他干了好事,可也给了叫他叔的侄媳妇不少钱。后来穷了,渐渐的和他侄媳妇断了。

再后来,邓西平和花玲玉倒霉返回家乡。他一眼看上了花玲花,可遗憾的是花玲玉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风流女人,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如果他真的胆敢再骚扰和侵犯花玲玉,他也知道花玲玉能和他不是鱼死,就是网破,要真是这样的话,那就大可不必了。

邓西平回来了,来到家听花玲玉说来运安排的很好,那赵勇师傅和姑姑家关系特别好,很高兴。父母亲没有不希望孩子长大后有出息的,等到这两个儿子手艺学成了,不愁饭碗子不说,也不会因为成份不好说不上媳妇了。

许多人都替邓西平抱亏,说邓西平一肚子学问派不上用场。于是就依邓西平为例子,大肆宣扬:"读书无用论"。邓南村好多人家都不让孩子上学,还心安理得的认为赚了便宜。邓西平最知道知识是好东西的,所以,他在不同场合都大声呼吁让他们的孩子们好好上学,不让孩子好好上学,将来会吃亏的。像邓西和这样的人听到了,厌恶的不得了,还不知道谁吃亏呢?让孩子拾把柴火烧火也暖火火的,学知识那玩意有什么用呢?

(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张桂军
    张桂军 2024-07-04 06:47

    语言表达能力强,很美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