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强村在路上丨议堂村:强集体经济、富农民“口袋”

议堂镇议堂村围绕强集体经济、富农民“口袋”两大发展目标,因地制宜盘活闲置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乡村振兴“强引擎”。

富民强村在路上丨议堂村:强集体经济、富农民“口袋”

小麦覆陇黄,六月麦收忙。近日,记者来到议堂村,田地里颗颗饱满的麦穗随风摇曳,联合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一颗颗麦粒从收割机仓门倾泻而下,展现出一幅幅繁忙的丰收画卷。

富民强村在路上丨议堂村:强集体经济、富农民“口袋”

议堂村党支部书记李坤告诉记者,这块田地由村集体经营,大约780亩,即将收割完成。“今年小麦的亩产量1000多斤,能卖1.2元一斤。小麦收完以后,接着就种植水稻,通过稻麦轮作,一年可为村集体增收约80万元。”

富民强村在路上丨议堂村:强集体经济、富农民“口袋”

收割现场,联合收割机、秸秆打捆机、拖拉机等多台机械轮番作业,实现了从粮食收获、秸秆还田到综合利用的一体化作业。

李坤介绍,小麦收获使用的机械都是来自村里的农事综合服务中心。近年来,议堂村在省委驻邳州市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帮助下,实施农事托管服务,建设集“耕、种、管、收”于一体的农事综合服务中心,购置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农事机械,目前中心拥有13台(套)大型农机具,在服务村集体规模经营的同时,也为周边村民提供全周期农事生产服务和农机租赁服务。

“在如今的‘三夏’工作中,得益于机械化作业,收割、秸秆粉碎、播种等环节一体化进行,既争取了农时,又提高了播种质量,一年还可以为村集体增收约15万元。”李坤如是说。

富民强村在路上丨议堂村:强集体经济、富农民“口袋”

在富民强村的道路上,议堂村还积极盘活村内闲置资源。通过与北京一家公司合作盘活村内闲置的议堂小学,共同打造邳州市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主要通过开展中小学劳动实践课,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通过该项目的运营,可为村集体带来收入。

富民强村在路上丨议堂村:强集体经济、富农民“口袋”

“目前我们通过与全市中小学对接,计划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同时围绕壮大村集体经济,引进更多的种植方式,学习更多的种植经验,高效利用土地,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李坤表示。

融媒体记者:李索雅
摄影:王煌
责编:郑惠珠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