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至22日交节,太阳运行至黄经90°,是历史上最早被确定的节气,同时也标志着烈日炎炎的盛夏即将来临。夏至这一天,白天之长,日影之短,都达到了一年中的极限,所以叫做“夏至”。
夏至,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更有着有趣有味的饮食习俗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我国民间有祭神祀祖、庆祝丰收,吃夏至饼、夏至面、喝馄饨、喝绿茶、吃鸡蛋能祈祷夏日平安,妇女们互赠折扇、脂粉,以消夏避伏、夏至养生等习俗。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和“夏日吃苦,胜似进补”的说法。
在这天,与家人、朋友相聚一处,品尝一碗好面,清香、酣畅、满足,恰如悠长的夏日,予人无限的回味。在嗦面的快乐中,互道一声夏安:愿时光慢些走,愿有岁月可流长。
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夏至在中夏之位,即午位,午属阳;夏至虽然阳气较盛,且白昼最长,但却未必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因此时接近地表的热量仍在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
夏至,缤纷灿烂的时节,万物极盛,绿茵渐浓。夏花绚烂、夏木繁茂,铺陈出热情似火的盛夏风情。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漠漠水田,白鹭欢飞,黄鹂鸣唱。馨香迷人的夏日时光,燥热浓淡相宜,美好的事物一直都在悄然发生,一切都美得刚刚好。夏至让我们感受到四季的更替和生命的律动;它提醒我们关注农业生产,珍惜大自然的恩赐;它还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维系着我们的精神纽带。
夏至,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民间四时八节之一,自古以来就有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祈福。
在古农耕社会就有交节换气,拜神祭祖,便形成了定期的节日,拜神祭祖丰盛祭贡品发展出节日宴饮活动,也渐渐形成约定的民俗庆祝方式,即所谓节庆民俗佳节。夏至的象征意义则与它的寓意紧密相连,它象征着光明、温暖、丰收、团圆和健康。
总的来说,夏至不仅仅是一个天文气象学意义上的时间节点,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稻花如白练,荷花别样红”。今天夏至节气,天光尚好,日子悠长,迎接美好,順祝夏安!一夏安然!清凉一夏!快乐一夏!平安度夏!
评论列表(43条)
@沙漠绿洲:谢谢!
@琼琼妈:谢谢!
@古道西风:谢谢!
阅读陈老兄的文章,读的老弟流连忘返,陈老兄让我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深有体会,夏至是中华文化传统节日,让老弟心里佩服老兄的佳作,为陈老兄佳作点赞
@蔡则上:以马内利凡AD176:谢谢老弟!
@苗美娘:谢谢!
作者文化、知识渊博。传递正能量满满,使读者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为作者佳作点赞!
@大海:谢谢老同学!
涨知识了,为陈老师佳作点赞


@静若繁花:谢谢!
渎陈哥的作品长知识,拓视野,大赞!





@愚叟心歌:谢谢老弟!
夏至,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民间四时八节之一,自古以来就有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祈福!
@陈景侠:谢谢姐!
熟读历史,写得深刻,点赞支持!
@陈小鹏:谢谢您!
好文,佳作,长知识。点赞
@晨光:谢谢老弟!
冬至,冬天开始,天渐渐变冷。夏至,夏天开始,天渐渐变热。
“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时,当季小麦丰收,磨面,尝鲜。可以吃冷面,朝鲜冷面和丰县冷面风味不同,各有所长。
夏至,闷热,潮湿,雨水多。进入江淮地区梅雨季节。这时,蚊虫细菌活跃,容易感染肠胃疾患,适当吃点葱蒜。苦瓜,也是好东西,可凉拌或清炒。喝温开水,切忌饮用冰冻冷饮,刺激肠胃,容易腹泻。饮食以清谈为宜;起居最好有规律,环境干净卫生。身体适当运动。
@黄海昇:谢谢您的精彩的留言!
13
涨知识、有祝福的佳作!
@黄海水珠:谢谢老师!
为我哥点赞。
@吴宗斌111:谢谢老弟!
夏至的天气总是让人感受到温暖的气息。热情的太阳烘烤着大地,轻风拂过脸颊,带来一丝丝清爽。这个时节,万物生长,大自然处处呈现出浓厚的生命气息。“稻花如白练,荷花别样红。”美丽的美丽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好一篇优美散文,点赞!
@德不孤必有邻:谢谢叔的精彩点评!
无论夏日多么炎热,我们都要好好的去善待,因为夏日是养心的季节!支持老师美文!
@MindyHu:谢谢!
笑对夏之炎炎日,大汗淋漓也惬意。何谓人间好时节,润泽万物天地乐。赏读佳作感怀深!点赞!
@百川海纳:谢谢老友!
为知识丰富,笔耕不辍的陈老师点赞
@雨润春天:谢谢!
赏读佳作,一夏安然![强][强][强]
@雨杉:谢谢!
这篇文章不错,读了此文了解了有关夏至方面的不少知识!为作者点赞!
@大风:谢谢!
为陈老师点赞!
@顿悟:谢谢!
谢谢刘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