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太的岱山情结

作者:李敬亚

卡通手绘领导者人物素材图片免费下载-千库网

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这期间曾任原岱山公社党委书记的王洪太,后升为邳县付县长。

王洪太邳州市石桥乡王庄村人,生于一九二九年九月。离休老干部,早年展转于邳南邳西等地开展革命工作。动乱年月曾下放到碾庄拖拉机站劳动锻练。七十年代初期调到岱山公社当生产组长,专门抓农业生产,后任党委付书记。吴作义书记提升为邳县县委常委,县人大付主任后,王洪太接替岱山公社党委书记。在岱山连续工作近十年之久。特别是他主政岱山几年里,对地方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岱山广大老百姓一直没有忘记他。当年我在他手下工作,对他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特别是老书记清政廉洁的风范至今记忆犹新。

王洪太书记中等偏高的个头,微胖的身材,一头厚厚而有稍许的白发,往后自然梳理着。微黑的脸庞已有岁月的风霜,那时他不过五十露头岁数。一双大眼睛闪烁着锐利的光茫。平时穿着十分朴素,喜欢穿清灰色的中山装。就像普通的农民一样显得土里土气,不认识他的人,不会想到他是公社党委一把手。王洪太说话语速很快,带有老一辈邳南人的口音,不仔细辩听是区别不了的。思维十分敏捷,手下人向他回报工作,他边听边指出问题的要点。表态也很干脆利索。公社一般的会议都是自己列出讲话提纲,能胸有成竹的发挥着。在肯定成绩的前提下,尖锐指出问题。也随机提出改进办法,让部门和各村近期工作有了方向。

王洪太给老百姓最直观的印象,是他的勤政务实的工作精神。七八十年代农村中心工作是抓农业生产。特别是在每年夏收夏种和秋收秋种季节里,抓得太别紧。他本人从来没睡过天明觉,常常天不亮就骑着那辆旧自行車出去了,自行車大梁下边系着一个三角形車兜子,把布制公文包朝里边一放,就如同起大早赶集似的,什么时候看见他都是匆忙的身影。一早上能跑二三个大队,都是亲自到地头田块察看生产情况。回来时迎着东方日出,身披早晨的霞光。赶回公社住地正赶上机关上班。除了有会议和接待任务外,平时都是这样的忙碌着。有的社员遇到王书记,调侃他骑的自行車除了铃不响什么都响。

由于以王书记为首的领导班子以身作则,机关工作人是每天点完名主要任务都是包村下队。每个人对工作都认真负责,到群众中去下到田间去。每天下午下班之前领导调度情况,谁也不敢瞎编乱说,因为领导们已掌握了各大队的情况。上下都形成了扎实的工作作风。

岱山公社搞产业结构调整是比较先行的,因为有了李集大沟,便开始旱改水。水稻产量高,经济价值要比玉米高。有了大米老百姓生活质量相比较提高了。岱山在七十年代初最早扩种棉花一万五千亩。王洪太常说,不光让老百姓吃飽饭,还要让他门兜里有钱花才行。当年棉花生产是徐州地区先进典型,现场会开的很多,周边地区及外省都组团前来参观学习。

王洪太书记对农村工作农业生产是很有思考和研究的,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的模式。号召群众家家养猪,老百姓认为养猪不赚钱。他在大会上曾讲过,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看责任田,养猪造肥庄稼丰收。

七八十年代公社机关工作人员总共就是二三十人,其中正式国家干部,吃国家供应粮的也不到二十人。办公住宿条件十分简陋,书记只一间宿舍办公加住宿。那个年代没有吃喝招待之说,大小官场风气都很正。每年麦收时节每人发一把镰刀一顶草帽就祘发福利了。工资普遍很低,书记资格比较老才拿五十多块钱。都没有非分之想,一心扑在工作上。过着清贫而又清纯的生活。然而把各项事业搞得红红火火,老百姓对党和政府从内心和行动上信任支持的。那时全社会穷富差别不大,没有谁仇视这仇视那。天蓝蓝水清清,一片太平祥和的景象。现在虽然经济发展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官场严重腐败,社会乱象丛生。

王洪太在执政岱山的几年里,带出了一个勤政廉洁的好班子,各项事业还和前任一样继续领跑全县。党和人民需要这样的好官。八十年代初,王洪太继吴作义之后又升任邳县付县长。分管全县大农业,充分发挥他的领导才干,为全县人民服务。

王洪太升任付县长后,他始终情系着岱山老百姓,对这片火热的土地有留恋之情。他刚调到县政府那段时间里,岱山有不少群众去找他,多数人是去看望老书记,也有找他办事的。乡下老百姓进县城摸不着头脑,怕政府大院不让进,有的就在他上班路上等,有的直家找到家里,聪明点的人大模大样闯进他的办公室找他。王洪太付县长不管工作多忙,总要起身热情接待,走时送出办公室。没有摆一点付县长的架子。见过他的人回到村子里见人便说,王洪太还和原来一样没变。

原岱山公社六户大队农民陈德元,当年带大車去县米厂买米油籽当饲料搞养殖业。米厂人告诉他必须自带麻袋来装。他没办法,又不愿空車回去,便去县大院找到王洪太老书记帮忙想办法。王洪太放下手头的事,骑自行車带他到种子公司办理租用麻袋手续。陈德元老汉很感激,多年后还常提起这件事。时过境迁,现在放眼望去,可以说踏破铁鞋再也难找到这样的平民县长了。

王洪太在担任付县长的岁月里常去徐州开会,坐上了专配的小汽車。在返邳路过岱山境内时,经常绕道转上一圈,看看村庄的变化,瞧瞧地里的庄稼长势,遇到人多时停車下来说说话,总是先掏出好烟来散给乡亲们抽。上了岁数的人明知他是付县长,但依然称呼他王书记,让他感到亲切,觉得群众把他当作岱山人了。

王洪太因病于二0二二年六月十四日去世,享年九十四岁。岱山人民都很怀念这位老书记。

好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王洪太颂》,在他活着的时候也不好意思送給他看。现抄录如下。

  主政岱山已遥远,往事悠悠忆当年。

乡情纯朴民风正,父老乡亲犹可念。

十年九涝水灾害,李集大沟根水患。

难忘那埸人海战,决策中有你贡献。

穷乡僻壤人思变,需要能干领导雁。

千年饥腹盼温饱,这代子孙才实现。

书记一身布衣着,看似田间农民汉。

自行車旧无铃声,风里雨里陪您转。

从未睡过天明觉,每天早起田里看。

这方热士留足迹,老百姓视为好官 。

群众眼里焦裕録,公仆形像照民间。

不搞虚套唯实干,为了百姓吃饱饭。

旱改水稻花飘香,增产增收粮翻翻。

棉花种植成基地,温饱解决手有钱。

谁说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看责任田。

件件都为民着想,从不把口号空喊。

心中红旗迎风展,革命征程不解鞍。

改革开放政策好,老少脸上笑开颜。

现实从历史走来,前辈人奋斗艰难。

土地百姓原不变,一地发展靠一官。

干出成绩党看见,岱山连升两官员。

志怀天下为己任,勤政无私有威严。

雄才大略拿方案,立足全县视野宽。

离开岱山当县长,官大为民心不变。

多少平民去县城,小事当作大事办。

事过境迁忆过往,难忘那段情和缘。

 

仅以此文对王洪太这位老干部老领导表示深切的怀念。

(1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8条)

  • 半窗烟雨
    半窗烟雨 2024-05-29 08:59

    情感交融,文笔杠杠滴赞赞赞赞赞

  • 自信人生
    自信人生 2024-05-28 09:27

    还有朱广生老县长,老百姓永远怀念他!

  • 自信人生
    自信人生 2024-05-28 09:25

    “见过他的人回到村子里见人便说,王洪太还和原来一样没变。”这就是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焦裕禄式的革命干部。那时候的干部基本上都这样。跟现在,怎么比呢?

  • 马上毁灭日本
    马上毁灭日本 2024-05-27 20:16

    写的很好,值得细读。缅怀伯父,心情激动,吾辈皆当效仿,世代传承。

  • 涛涛麻咪
    涛涛麻咪 2024-05-27 18:53

    如果大伯看到了,他也很高兴,也是他的美好回忆,也是人民群众对他的认可

  • 女王驾到
    女王驾到 2024-05-27 18:16

    写的很好,活着的时候应该给他看,外公会很开心微笑

  • 听海
    听海 2024-05-27 17:28

    这样的作风绝迹了,这样的干部难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