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五一假期,老伴为了圆我大运河之梦,争取早日实现京杭大运河的南北之旅,了解大运河的文化,假期期间她陪伴着我先后去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通州漕运码头、燃灯塔、运河岸边最美乡村高碑店村。我们又到天津旅游二天,去了杨柳青古镇、天津之眼景区、三河(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交汇处、海河的起点金刚桥、天津古文化街。
5月3日上午我们到了天津,住在海河岸边的文华酒店,找到酒店的大堂经理向他说明了我们这次来天津旅游的目的和时间,让他给我们介绍一下天津的景点,规划行程路线。经过交流,知道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游京杭大运河天津段与海河的交汇处。海河是京杭大运河南北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之一,是必须要去打卡的地方,又介绍了几个景点及海河夜晚灯光秀。
景点确定以后,给规划了路线,让我们第一天可以先去杨柳青古镇,路有点远,要坐地铁或公交车,这样走要转几次车,比较麻烦,不如打车过去,即方便又快。晚上回酒店,饭后可以去河边看灯光秀。第二天可以沿着海河的岸边一路观景,景点全部在海河两岸。距离也就七、八公里。
办理好入住手续,也没有休息,中午饭也没有顾得上吃,就打车去了杨柳青古镇。
杨柳青古镇位于天津市西青区,曾是京杭大运河连接南北东西的首要漕运枢纽码头和物资、人文交流集散地。商贾如云,帆樯林立,景色秀美,被誉为“北囯江南”、“沽上扬州”,它孕育出了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首的杨柳青年画,以及风筝、剪纸、砖雕、石刻、彩塑、花会等民间艺术奇葩,流传至今。
千年古镇杨柳青,历史底蕴深厚,被称为“先有杨柳青,后有天津卫”。是天津最重要的文化名片,2005年被命名为中国魅力文化传承名镇,2011年被评为国家生态区。是一座诗情画意的北方古镇。
这里有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蜿蜒流淌,激荡出杨柳青的千年文化,也孕育了中国第一个走进宫廷的民间年画一一杨柳青年画,今天,在古镇上还保留着众多年画作坊。这里曾是北方的商业重镇,经贸繁荣,宾客方集,天津八大家大多在这里建有自己的宅地。如今,旧时的名门大户已难寻迹,但是以“石家大院”、“安家大院”为代表的明清大院仍静静地守护着古镇。
石家大院始建于光绪初年(1875年),占地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52平方米,是一座己有140多年历史的大型清代民宅,。院中戏楼是我国现存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封闭民宅戏楼。石家大院曾有“华北第一宅”、“天津第一家之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石家大院位于千年古镇杨柳青,原为清末八大家之一石元仕的住宅。石元仕(1849一1919),字次卿,是石家大院的代表人物,1897年甲午战争时,在杨柳青镇首创地主团体。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后,他倡议设立支应局,又成立保甲局,维护地方治安。1902年曾被慈禧太后召见,清廷授給四品卿衔,赏戴花翎,并纳捐二品顶戴,湖北试用道。1906年清延立宪诏下,自治议起,石元仕出任天津县议会议员及副议长,后又充任镇议会议长。曾倡办教育,出资办学校。设立了天津最早的私立中学堂之一的天津县私立第二中学堂,与南开中学同时建成。
石家大院设有护院家丁及男佣人练功和居住的地方,当年留下来的石锁刻有“独占鳌头”四个大字,重130公斤。据说,如果想在石家当保镖护院,必须将这块大石锁提到胸口方可录用。
石家大院陈列着漕船、轿车。
陈列的漕船是按1:15的摸型仿制,漕船在用料、质地、船身的长、宽与高度,仓库、栈仓大小均有定式,规定每艘漕船载运量以500石(30吨)为限。漕船又分为单体船、漕船、对漕船三大类。对漕船是由前后两节单船用绳缆或链环,铁销拼连而成,南运河上的帆船多为对漕船。
轿车,轿车子曾是杨柳青地区的陆地交通工具之一。不是我的现代的机动轿车,它的车棚外型为拱形,和花轿的上半身有相似之处。一般的轿车子,车身长1.5米,宽的1.2米,车棚高1.2米,下面有两个或四个轱辘,使用一匹或多匹骡马拉着。
石家大院的鸳鸯厅,是当年石府接待女宾客的地方,顶部两屋脊相连,有冬暖夏凉的特点。1948年底中共天津地委迁入石家大院,当时的地委书记刘青山、行署专员张子善曾在此办公。2010年5月被中央纪委、监察部命名为首批全国廉政教育基地,《新中国反腐败第一大案陈列展》在此展示,揭示了刘青山、张子善腐败案件真相。
安家大院,安家大院是“文丰泰”安文忠的宅邸,建于清代同治年间,是一所三进的四合院,占地1118平米,建筑面积583平米,是杨柳青单体院落最大,宅基最高的四合院。
安文忠生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字:荩臣,出身于船工, 清同治年间,左宗棠奉朝廷之命出兵西征平叛新疆,安文忠率杨柳青人肩挑货郎担,随军沿途贩售日用杂品,补充军需,随营盘驻地做起生意,此行被称之为“赶大营”。安文忠是杨柳青“赶大营”第一人,他曾“六出玉门,八涉瀚海”。在新疆留下了杨柳青商帮深深的足迹,“文丰泰”是他在新疆开的商铺字号
安家大院的“天井”中是一字迷,上下左右分别是“五”“止”“矢”“佳”,加上中间的“口”,从右向上读即是“唯吾知足”。
安家大院有东、西厢房,南、北房,东、西院。
东厢房是安文忠的生平介绍和赶大营文化的展。
西厢为旗袍馆,陈列的都是老式旗袍。
南房是民国陈设馆,房中的床铺、桌椅、梳妆台与明清时期的相比,有了显著的不同。
北房是清代的室内陈设展示,整齐的摆放着红木床、红木沙发、独脚赏瓶桌,墙上掛着名人书法。
东院是安家的卧室所在,现在用作老物件的展览。
西院的正房原来用作佛堂,现在是煤油灯与墨水瓶的展室。
杨柳青年画馆是一座两进的四合院,由24间房屋组成,中间有穿堂,将整座建筑分为南北两个院落,院内还保存有“安氏家祠记”石碑一通。
杨柳青画馆设5个展室,第一展室的年画为仕女图。第二展室陈列的为娃娃类和戏曲故事类。第三展室展示的是世俗生活,反映时事的寓意。第四展室为“年画张”作坊,收集整理了“年画张”画店成立以来的传统画稿,博采众长,忠于传统,推陈出新,被社会赞为昔有“戴廉增”,今有“年画张”。第五展室是“玉成号”作坊,“玉成号画庄”1993年恢复成为画乡老字号,以正统技艺展示年画的古朴典雅,是唯一的杨柳青民间传统木版彩绘年画世家作坊。
千年古镇杨柳青,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风炽热,民俗浓郁,记载着本地域特有的民间生活习俗,展现了千年中国北方民间民俗文化。
下午四点结束了杨柳青古镇的旅游,返回宾馆,晚饭后还要去海河边欣赏夜晚灯光秀。
评论列表(2条)
我从小过年时,曾经看到过大爷家墙上贴的年画中有一幅是杨柳青年画,好像是胖胖的小娃娃抱着金色大鲤鱼。后来知道,杨柳青是一个地名。读顾老师的文章,我知道了杨柳青原来是举世闻名的地方。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感谢分享,学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