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流淌的岁月:小说连载(45–48)

作者:陈志宏

情感流淌的岁月:小说连载(45--48)

4 5

邓西平见到二舅把表哥和唐菊花对他事情的态度及其计划说了一遍。

二舅也没怎么激动和高兴,只说了一句:"他不反对就行了,至于其他的都无所谓"

邓西平诧异了:"唉!二舅,你怎么能这么说呢?表哥这次是出心的,你可不要怀疑他是假慈悲,我敢保证从现在起,表哥会孝敬你的,请你一定要相信他。"

"我哪一次不相信他,家里的所有矛盾还不都是因他而起。就这事我看见了他那德行了。你给他说过后,还是赖在床上不起呢!他是跟我较劲的。杨秀凤比他强多了,要不是看在他媳妇和我孙女儿的份上,我早就回老家了,让我跟着他受洋罪,这可能吗?"

邓西平听到二舅对表哥的成见已经积怨很久了,要想让二舅转过弯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样子不能急,得慢慢来。

二舅对邓西平说:"外甥,谢谢你为了我和唐菊花的事费心了,这次我给他面子,让他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

邓西平听到二舅这番话,感觉有点不快,赶快对二舅说:"二舅你可不能这么说,表哥可是真心实意的,这是他的一片孝心,你应该高兴的接纳。唉!二舅,我差点忘了,表哥让我转告你,唐菊花进门后,他只能叫姨,不能喊娘。"

二舅听后说:"他愿意怎么叫就怎么叫!这事不能免强。"

一切都说妥当之后就等着唐菊花进门了。

这些天来唐菊花一直在旅馆住着,当然李师傅天天来,陪她聊聊天,喝喝茶,唐菊花沉浸在美好幸福的生活之中。

李师傅和外甥说完话后,把李继勇的安排和打算向唐菊花说了,她高兴不已。李师傅问唐萄花:"饿了吧?咱们去江边吃皮肚面去,很好吃的。"

江边这家饭店,皮肚面闻名,每天慕名前来的人络绎不绝。以酸辣咸香味著名,深受北方人的喜欢。唐菊花吃的很过瘾,她的额头沁出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汗珠。李师傅问她:"热了吧!走,咱们到江边转转去。"

他们来到江边找了一片密密的草地上坐下。他们望着长江逆流而上的火轮船,远处隐隐约约朦朦胧胧的山影,唐菊花看的入迷了,她一直生活在北方,没见过这么宽阔可爱的风景,更没有见过巨轮在水上运行。他们赞扬解放后的中国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唐菊花感到非常高兴。唐菊花说:"这地方真好,这江边真的好凉快呀!你怎么早不带我来呢?"李师傅说:"我经常来,都看腻了。行!你要觉得好,我每天晚上都带你来。"

这对老人手搀着手,慢慢悠悠的向前走去,好多散步的人都羡慕的不得了,还有个别人发出由衷的赞美:"这老公俩,真好啊!我们到了他们这样的岁数,能和他们这样多好啊!"

邓西平和杨秀凤商量,还不如等学生一放假就把两位老人结伴的喜事给办了,免得天天住旅馆,二舅天天往旅馆跑。他们掐好了日子,算好了时晨,就在农历癸巳年六月初六,虽然已经进入了暑期,但是天气因为下雨初晴,早晨起来还是很凉爽的,今天午时黄道十二宫为上上。李世顺老先生和唐菊花老太太,在主持人邓西平大学士的口令下,完成了老夫老妻结拜仪式,夙愿以偿合为秦晋之好!

李家人个个喜形于色,当然最活跃的并不是李家人,而是他们的亲戚邓西平。可以说自从1955年倒霉至今,这一天是他最开心的。他主持了婚礼做了见证人,他还在这场盛大的喜宴中,熟背了他写的祝酒词,今天他发挥的很好,在场的所有人都傻愣愣的盯着他。尤其是杨秀凤听的入迷。心想她的情人真是才华横溢,本事超群啊!

关于称呼的事,邓西平当场宣布,表哥、表嫂称呼唐菊花为唐姨,唐菊花说:"行!"邓西平接着说:“再下辈就不能叫姨奶,必须叫奶奶”。李继勇什么都没说,杨秀凤说:"行!就按表弟说的叫!"随后,杨秀凤让闺女叫了一声奶奶。唐菊花高兴的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五块钱给了孙女,丫头高兴地叫了声:"谢谢奶奶!"这顿喜宴吃得非常好!在欢乐的气氛里结束了活动,整场婚礼都非常圆满。

4 6

当邓西平和二舅家人都沉浸在幸福欢乐之中的时候,花玲玉去自留地拔菜,不小心摔了一跤,被邻居送到医院,原因是她正在怀孕,下部疼痛,医生让她留院检查,怕出意外。花玲玉说她不想要这个孩子的,出意外是求之不得的事。医生说:"我是说你的问题,你为什么这么不爱护自己呢?"就这么大的事情,她并没有告诉邓西平,原因是他正在创作的关键时期,她不想让他分心,就一天天的拖了下来。等到她想做人流时,到公社医院找她本家姑娘花刘高的时候,她本家姑娘对她说:"月份大了,不能做,如果你做,有可能发生危险!"

听到这话,花玲玉后悔自己疏忽大意。她想要个女儿,可如果再生个男孩,真养活不起。没有办法,她只能继续生。值得庆幸的是,花玲玉摔得很重,但是没有造成流产。

出院后,花玲玉带着三个儿子来到了姑姑花钱侠家,把自己的情况给姑姑说了。姑姑很发愁,最后对侄女说:"我给你哥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让你奶奶来给你带小四吧!"

听到这话,花玲玉又喜又忧,喜的是奶奶自小在众多的孙辈人中最疼爱她,她给自己带孩子放心;忧的是,奶奶都快八十岁了,担心在她家要是生病有个危险她能担当的起吗?但是,她不让奶奶来,真是实在想不出别的好办法。

姑姑花钱侠对花玲玉说:"玲玉,你不要认为你奶奶年龄大,会给你带来负担。其实,你不知道,你奶奶在你哥家可起大用了,带孩子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样样做的都好。一听我说想让你奶奶来邓南村给你帮忙看家带孩子,你嫂子就不高兴。你哥就苦口婆心地说你太困难了,马上又要添小四孩子了,你嫂子也替你犯愁,实在没办法,你嫂子才同意。玲玉,你放心,你奶奶到你家,只会给你带来方便,不会给你增加负担的。我和你哥你妹以及你大姑都商量好了,每月都寄钱给你,保证你们家生活会比现在要好的。"

花钱侠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而且安排的这么妥当,花玲玉怎么能不同意呢?只是孩子这么多,家里这么穷还真得指望亲戚了。

花玲玉家前面是邓南村三队,也就是花玲玉所在生产队。队长邓世军没有文化,但是他特别不喜欢有文化人。他看不起落迫的邓西平,也不喜欢花玲玉,因为他祖祖辈辈都是穷人出身。就因为他成份是贫农出身,又加他善于巴结领导,所以,邓南村大队书记,花东升就任命邓世军担三队队长。读者朋友,你不要小瞧这小队长,他领导着全队三四百口人,又是农村的一级核算单位,权力是很大的。

花玲玉因为孩子小,不能参加生产队劳动,他曾经派会计到花玲玉家来找过。好长时间过去了,花玲玉不但仍不参加劳动,肚子又挺起来了,邓世军看见了,心里格外的难过。其实花玲玉挺肚子管你邓世军什么屁事,可是前后邻居,邓世军连生四个闺女,没见儿子面。这花玲玉三个儿子,肚子又挺起来了,在当时重男轻女的旧封建传统意识的影响下,你能说邓世军见到花玲玉能高兴起来吗?

邓世军不高兴花玲玉不知道,碰面的时候仍然和他打招呼。一口一个大叔的喊着。邓世军只得哼儿巴叽的应咐着。时间长了,花玲玉感觉这个邓世军不好处,再见面时,能不说话,尽量不说话。邓世军本来不想理花玲玉,时间长了,花玲玉就不愿意理了。这一不理,麻烦来了。邓世军直接来找花玲玉,进门就问:"你到底还参加不参加生产的集体劳动?"

花玲玉见到邓世军,急忙起来和她打招呼:"大叔你来了,我给你搬板凳坐。"邓世军说:"不坐,说句话就走,我问问你,这全队五六十户三百多口人,就你家特殊,没有人参加劳动,你比别人能?"

花玲玉一听邓世军说话不讲道理,顿时生气:"大叔,俺家没人干活,你们生产队也没给俺分粮食,你为什么来逼我干活呢?"邓世军生气了:"你是不是三队人,是!就得下田干活,不是,我不管你。"

花玲玉不想和邓世军吵,就不理他继续给来喜喂饭。

情感流淌的岁月:小说连载(45--48)

4 7

邓世军这是明显在欺负人,花玲玉只有采取不理的态度。但是邓世军然后骂骂咧咧的走了。

花玲玉从小生长在农村,生长在相对富裕的官宦之家中,从没受过人欺负的滋味,自从嫁给邓西平,她怎么都没有想到邓家人都这么势利,坏的让人无法忍受,于是不得不奋力反击。大爱两口子和邓西和一家人都和她们结下了难以调和的矛盾,这又添上邓世军,她担心奶奶来这些人在骂骂咧咧吵吵闹闹的可怎么办呢?奶奶能忍得下受得住吗?花玲玉看看三儿子来喜还这么小,肚子里的小四快要出生了,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呢?她粗略的想了一下,等到孩子们长大了,自己都五六十岁了,人也老了,受苦受难一辈子,活的有什么意思呢?

季世清老太太又来了,进门就喊:"来喜娘,我给你送四季豆来的。"花玲玉说:"老太,你留着自己吃吧!俺家有菜。"季世清老太说:"我知道你种了点辣椒,韭菜,可你家没种四季豆,炒给孩子吃,换换口味,孩子们都是在长身子骨的时候,好好地喂。我看等孩子长大了,谁还敢在欺负你?"

很显然,刚才和邓世军吵架的事情,季世清老太隔着墙头听到了,她很生气,就借送菜的机会来安慰花玲玉的。花玲玉说:"老太,我没有对不起谁啊!今天连前院的邓世军都来欺负人,你说我这曰子怎么过呀!"季世清老太说:"你二嫂子,别理邓世军那个坏种,他爹是个青皮恶鬼,从前就靠坑蒙拐骗过日子,老天不容,让雷劈死了。从此他娘靠卖身找野汉子坑点钱把邓世军养大。邓世军靠㖭大队书记的腚当上了三队队长,欺负你说的话我都听到了,你别理他,老天爷都看着呢,早晚都会遭报应的。"

老太,邓西平在我面夸你好,现在你在我每次过不下去的时候,都来安慰我,我就好受多了。季世请老太说:"你二嫂子,别怕,人欺负人好过,天欺负人不好过,你等着,坏人终究不会有好下场的。”花玲玉和季世清正谈得义愤填膺之时,来运突然跑到她们中间说了一句:"太太、娘,我长大了要杀邓世军一家子。"

两个人当时一惊,花玲玉急忙说:"乖!咱不,你要好好学习,好好读书,等你考取大学了,咱们离开这里。"季世清老太把来运拉到怀里说:"孩子,长大了不杀他,听你娘的话,到大城市里打差事干活,你娘高兴,比什么都好。"来运答应太太,然后点了点头跑出玩去了。

邓世军到家来找事,来喜出去了,他不知道,来喜还不知道家里发生的事。季世清老太心里清楚,等到这些小孩子长大了,那邓世军对花玲玉还敢这么凶吗?季世清老太对花玲玉说:"你二嫂子,好好的拉扯孩子,你看来运快懂事了,他小小的年纪,就对邓世军怀恨在心了。""老太,我很担心来运,要是真像他说的那样,那我们可就真的倒霉了。""你二嫂子,别担心,小孩子吗?也不过是瞎说说,不要当真,等长大了,懂事了,自然就会好的。"

他们又说了一会话,季世清老太走了,花玲玉的心情好多了。她忙着去烧温水给孩子洗澡。来运忙走到她跟前说:"娘,我今晚上跟你睡。"花玲玉问:"为什么么?""我要保护你啊!邓世军要是再来咱家欺负你,我就张嘴咬他。"

花玲玉真好担心,看样子她那次咬胡三安的事全被来运看见了,要不,哪里会想起来要咬人的呢?不行,她要纠正来运的这种心理行为。来福比来喜更懂事了,他巳经能够用实际行动和爸爸妈妈一起对抗前来欺负他们家共同的"敌人"了。自从那次和胡三安打过仗后,他天天放学后去同学家跟着同学的父亲学拳习武。他的目的很明确,长大了要保护好家人和自己。有时娘问他干什么去了,她就撒谎说是作业没完成,让留校写检查了。

花玲玉听到了这话很难过,抱怨的说:"来喜你好好的学习,老师不会批评你的"来喜点点头,表示赞同。

4 8

邓西平的第五个儿子是1965年9月28日,也就是乙巳年九月初四上午十点半出生的。当时花玲玉也不知道邓西平出于什么目的,他非要给五儿起名字带个武字。当然,花玲玉只叫五儿子小五,不叫邓武。后来,就不能不考虑到他给大儿子邓诚起的诚字了。

那时候是邓西平的家乡还处于战火硝烟弥漫的解放战争,全国都在打内仗,尤其是成阴必是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地方,这个时候邓诚出生了。尽管夫妻之间关系不好,但是,初次得子的邓西平还是感觉当爹的滋味很好。于是,就给儿子起了个单字"诚"的名字了。五儿子起个"武"字,花玲玉虽然独思了一番没想出个其意来,就不想了,就问身边的邓西平给儿子起了个"武"字什么意思?邓西平反问:"这个你还不理解,我的意思是,儿子要长的人高马大武艺高强不受别人欺负。"花玲玉这才明白,原来还是这么意思。

可事情巧了,就在花玲玉生邓武的第四天,也就是十月二号乙巳年九月初八,邓南村三队队长邓世军生了个儿子。这个孩子的出生,对于前面连生四个女儿的邓世军来说真是天大的好事。邓世军添子可以说结束了没有儿子的历史,能耻高气昂地宣称他后继有人了。为了庆贺他儿子的喜事,邓世军请了全村和他关系较好的人喝了满月酒。

邓世军儿子的满月酒办得热烈隆重,关键是邓南村支部书记前来捧场贺喜。这就张显了邓世军和支部书记的关系是非常不错的。

在满月酒会上,有人透露说,邓南村下一届支部书记有可能是邓世军的,因为邓世军在邓南村十几个生产队长中,他的能力是最强的。 假若邓世军当上大队支部书记,那么他就是双喜临门了。花玲玉奶奶问孙女:"前面是谁家在办喜事?"花玲玉说:"是队长家生孩子喝满月酒。"奶奶说:"生个孩子值得这么张扬吗?这样不好!"花玲玉没向奶奶多说什么,只是看了看奶奶出去了。

邓世军得子在邓南村三队来说,当然是件大事,几乎所有的社员都去贺喜了。唯一没有前来贺喜的只有邓西平一家了,原因是,花玲玉比邓世军的老婆早生四天,你不到人家来贺喜,凭什么就得人到你家去贺喜的。有道是"来而不往非礼也"。你不来,人就可以不往。但是,邓世军不这么想,他就是认为花玲玉是他的敌人,所以,他儿子的满月酒,花玲玉才不来的。

今年秋天分配的时候,除了基本粮之外的所有口粮,邓世军指示不分给花玲玉一斤,原因是,她们家没有参加过生产的劳动。花玲玉知道邓世军想点子惩罚她,所以,才不给他们家口粮的。不给口粮了就罢了,可他偏偏把透支消息给公布于众,并亲自上门向花玲玉要钱。

花玲玉理都不理,无奈邓世军就骂骂咧咧的走了。

时间长了,两家大人孩子都有仇了,两家人相遇都红眼绿眼的,相互为敌了。邓西平不,邓西平每次从江浦回来还到邓世军家坐坐。邓世军还算客气,不管多忙,他还是要陪邓西平坐下,说上一阵子话。这不能说邓世军讲究,只能说这里面有原因的。当年,邓世军家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是邓西平父亲将自己的园地让出四分给他家盖上房子,又托人给邓世军的父亲说上了媳妇。要不,也没有邓世军这家人。

邓西平、花玲玉下放回邓南村老宅子后,邓西平把房子东边剩下的一片空地用树枝子围上当成了临时厕所。正好在邓世军的屋后,邓世军曾经给花玲玉说,让她立刻把厕所搬出去。花玲玉也想在大门外搞个厕所,不臭自己不臭人的多好啊!可是,一直没合适的地方。无奈之下,她就只好这样。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