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乡村“闹春图”

邳州文化网特推

邳州乡村“闹春图”

眼下,到处春意盎然

邳州大地上

碧绿的贝贝南瓜苗

鲜嫩饱满的羊肚菌

顶着“小红帽”的赤松茸

……

交织成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

邳州乡村“闹春图”

戴庄镇

调整产业结构 激发土地潜力

邳州乡村“闹春图”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在戴庄镇依西村的邳州市立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内,工人们忙着搬运、栽种贝贝南瓜苗,一排排整齐的嫩苗碧绿滴翠。

邳州乡村“闹春图”

邳州市立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军说:“大约3个月后,我们就能收获南瓜了,每亩产量约5000斤,部分品种8000斤。我们基本是接单种植,销路不愁。”

邳州乡村“闹春图”

贝贝南瓜种植基地由戴庄镇借助“三乡工程”的机遇招引而来,基地占地1500亩,建有40个大棚,种植板栗南瓜、红金宝、新西兰南瓜三个品种,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戴庄镇依西村党支部副书记孟现党表示:“村民在棚内打工每天能挣80元左右。我们通过公共空间治理,村集体土地溢出60亩,租赁价格每亩1100元,每年为村集体带来超6万元的固定收入。”

邳州乡村“闹春图”

“贝贝南瓜”成为致富“香饽饽”,是戴庄镇因地制宜开展产业结构调整的有益尝试。为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戴庄镇瞄准市场需求,打响贝贝南瓜、白滩湖优质稻米、依宿干鲜果、其一花卉等特色农业品牌,采取“连点成线、以点带面”的模式,强龙头,创品牌,去年全镇村集体均收入约为58万元,今年目标突破60万元。

戴庄镇二级主任科员徐辉表示:“今年我们计划各村自营200亩土地,种植一季稻米、一季小麦,预计年增收10万元。通过开展‘小田变大田’试点,各村流转土地及溢出土地约2万亩,采用不同方式经营增加收入。”

邳城镇

发掘资源优势 打造“一村一品”

邳州乡村“闹春图”

眼下,正值新鲜羊肚菌的采摘季节。记者走进邳城镇葛埠村的羊肚菌种植基地,只见一朵朵鲜嫩的羊肚菌撑着褐色“小伞”争相破土而出。棚内,工人们穿梭在菌垄间,熟练地采摘着鲜嫩肥厚的羊肚菌。

“我们一天能采收100多斤,亩产可达1000多斤,通常从3月初开始采摘,4月底结束,市场需求很旺盛。”羊肚菌种植户尤媛媛说。

邳州乡村“闹春图”

为大力发展特色种植,葛埠村流转25亩土地建设11个大棚,采取土地入股及“党支部+公司+农户”模式,大力发展羊肚菌种植,实行“种、管、售”一体化规模经营,第一年就喜获丰收。

为进一步延长产业链,葛埠村还投资引进烘干设备,开展羊肚菌系列产品深加工,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邳城镇葛埠村党支部书记许伟介绍:“通过开展羊肚菌种植,村集体分红8万到10万元。我们计划到年底推广种植面积达到100亩,目前已经注册商标,准备通过电商渠道销售。”

邳州乡村“闹春图”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邳城镇鼓励各村发掘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祁家村推广普罗旺斯番茄种植,城北村种植五彩小番茄,邳城村计划种植特色中草药,目前各村都在积极探索村集体增收的途径。我们会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引导各村做强特色产业,增加集体收入。”邳城镇组织委员乔平平表示。

八路镇

拓展精深加工 产业融合发展

在八路镇香埠村林下赤松茸种植基地,一株株赤松茸三五成群地探出“头”来,浑圆饱满,长势喜人。

邳州乡村“闹春图”

去年10月,八路镇盘活167亩林地资源,招引徐州宏迈食品公司,在保留原有林地资源基础上,以项目化理念发展林下经济,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今年我们首次尝试种植赤松茸,从目前情况看很成功,亩产五六千斤,可以一直采摘到6月初。”徐州宏迈食品有限公司经理杲先清说。

邳州乡村“闹春图”

随着赤松茸试种成功,宏迈食品公司深加工车间也进入了投产前的最后准备阶段。目前,厂房主体已经建成,工人正在进行地面硬化作业。

“设备已经预订完毕,我们力争5月中旬开始试生产,主要生产蘑菇罐头。”杲先清透露,该企业后期还将立足八路镇及周边地区毛豆、洋葱等特色种植优势,开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邳州乡村“闹春图”

近年来,八路镇深入挖掘资源禀赋,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拓展农产品深加工领域,招引琳达食品、宏迈食品等精加工项目,实现了从原材料种植到加工销售的产业融合发展。

“宏迈食品精深加工项目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科研’的生产模式,不仅延长了八路镇特色农产品的产业链,还增强了集体经济的实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我们将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利用资源优势,开展以商招商,打响八路特色农产品招牌。”八路镇副镇长赵旭表示。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