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德养身 益寿延年(作者: 周 波)

修德忘名古代读书图片素材免费下载 - 觅知网
人活一世,都崇尚理想的人生。当然,做一个理想的人,应该是品德、健康和才干三位一体的人。在这三者中,可以说健康是第一财富。因为一个体魄健壮、精力充沛的人,才能充分施展才华,更好地造福人民。

我们的祖先认为,养生必先养德。《千金方》说:“养生莫若养性(心情)”。养心在凝神,神凝则气聚,神不守舍,则易于衰老。古人很重视心情愉快与健康长寿的关系。《荀子》有言“乐易者常寿长”,正如我们平时常说:心地善良是快乐之源,胸襟开阔是长寿之本。

我们的祖先还十分强调,以运动求健身的养生方法。这与现实中人们常讲的“生命在于运动”的观点是一致的。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教育家颜习斋认为:“养生莫善于习动”,还提出了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的精辟见解。

养生既需要身体做体操(运动),又需要精神做体操。我国传统的琴、棋、书、画,可谓是精神体操的迷人方式。如习字作画,可进入一种宁神静息、神不外逸的妙境,不仅可以抒情达意,而且可以修德养生。

当下,音乐在养生中的地位也越来越显得重要。操琴、歌唱可以恬愉精神,影响人的情绪。据说,还有人用音乐治疗疾病,通过旋律和意境唤起病人的情感,使病人的精神活动趋于平稳正常。

养生健身,有时要改变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如戒烟,饮酒应适量,其他如适口的多吃,畅意的贪得,看电视贪晚,下棋打牌熬夜等等,均应有所节制。

今天,我们重视养生健身,比过去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一来,我们能够少得疾病,益寿延年,生活得更舒畅,更幸福;二来,炎黄子孙能以健壮之体魄,充沛之精力,高尚之气质,良好之仪态,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如此,则我中华民族,必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明和强健体魄之民族而为世界所瞩目。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