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最小烈士小萝卜头,其父亲更是一位英雄(作者:张法民)

共和国最小烈士小萝卜头,其父亲更是一位英雄(作者:张法民)

他是共和国年龄最小的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的父亲。他和张学良、杨虎城策划参与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他叫宋绮云,今年3月,是他诞辰120周年。

宋绮云,原名宋元培,字复真。1904年3月出生于江苏省邳县八路乡(今江苏省邳州市八路镇)杲堂村。幼年在峄阳小学读书。1920年,考入江苏省立第六师范学校(清江)。1925年7月,毕业后返回邳县。先后在峄阳、土山小学任教。

1926年11月,考入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7年3月,在武汉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1月,任南京警察训练所第二中队副队长。1928年初,回到邳县任警备大队第一中队长。1928年4月,中共邳县特别支部在邳城成立,宋绮云任组织干事。1928年9月,中共邳县特别支部改组,建立中共邳县县委,宋绮云任组织部部长。1929年初,宋绮云为邳县县委委员。1929年8月,宋绮云来到北平,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做旁听生。同年12月,去国民党杨虎城部队,任《宛南日报》主编。1930年11月,随杨虎城去西安,任《西安日报》编辑主任。1931年,任《西北文化日报》副社长兼总编辑。1935年10月,中共西北特支建立,宋绮云为特别支部委员,兼任西北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宣传部副部长,做杨虎城的统战工作。

193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多事之年,也是极不寻常的一年。蒋介石飞赴西安,逼张学良、杨虎城,图谋向陕北大举进攻。面对蒋介石发动反动内战的叫嚣,激起了全国爱国人民的愤怒和强烈谴责,西安地区的民众、学生更是首当其中。发动了声势浩大的集会和游行示威,日夜不停地向蒋介石的临时驻地临潼进发。张学良、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为了避免流血牺牲,制止了请愿的学生。为了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决定对蒋介石实行“兵谏”(史称“西安事变”)。因为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1936年,12月12日5时,东北军奉命到华清池捉拿蒋介石,蒋介石从卧室窗户跳出,摔伤后背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被发现活捉。同时,17路军扣留了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朱绍良等国民党军政要员,“西安事变”正式爆发。

宋绮云是“西安事变”的参与者,1936年12月11日深夜,他一直在“事变”的指挥中心——西安市新城大楼。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召开高级将领会议,研究“事变”的具体部署。宋绮云参与起草各种文电及张学良、杨虎城抗日救国的八项主张,并连夜付印。12月12日凌晨,阵阵炮声惊醒了睡梦中的西安市民。正当人们不知所措之时,《西北文化日报》的号外已免费送至各大街小巷。

《西北文化日报》的第一号外:张学良副司令、杨虎城主任暨各将领对蒋介石实行“”兵谏”。

《西北文化日报》的第二号外:“张学良副司令、杨虎城主任暨各将领八项救国主张”。“兵谏”二字就是宋绮云提出来的。

“西安事变”的前一天,宋绮云参与草拟《张学良、杨虎城兵谏经过》《张学良、杨虎城八项主张》等重要文件。这些文件都由宋绮云带回报社连夜印发号外,发动报社全体职工上街免费向广大群众散发。霎时,蒋介石被扣的消息轰动西安,群众无不拍手称快。拥护张学良、杨虎城八大主张,坚决要求抗日等口号,抗日救亡的歌声在街头巷尾、公众场所响彻云霄,整个西安古城显示空前热烈的气氛。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共和国最小烈士小萝卜头,其父亲更是一位英雄(作者:张法民)

“事变”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撤销“西北剿总”,成立了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公推张学良将军为主任委员,杨虎城将军为副主任委员,宋绮云被任命为委员,负责对群众的宣传工作。

1936年12月13日,宋绮云撰写了《昨日张学良、杨虎城兵谏与八项救国主张》《何处是中国的出路》的评论文章,详细介绍了“事变”的起因,评价了“兵谏”的意义和影响,宣传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他在文章中指出:“这次事变的特殊价值,就是把被压迫的中国,从汉奸卖国阵线过渡到人民救国战线。事变的由来,完全是10年来蒋介石误国政策的结果。”语言犀利明快,篇篇是檄文。

“西安事变”之后,宋绮云根据党中央反对新内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他撰写了《一二、一二兵谏之伟大意义》《斗争局面之开展》《为民族解放而战、为民族自由而战》《民众与张学良、杨虎城救国斗争》等社论,阐明了“西安事变”的伟大政治意义,肯定了西安军民的爱国行动,号召各界爱国人士起来组成“人民战线”“为自己的国家而奋斗”。这些社论为逼蒋抗日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

“西安事变”后,宋绮云主持的《西北文化日报》全力报道了“事变”真相,为事变唱赞歌。24日、25日,连续发表了《双十二的革命行动之前因后果》《一片民族解放声》等文章。广大读者深受启发,纷纷给编辑部打来电话,或直接去报社反映说:《西北文化日报》是真正代表民意,说出了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宋绮云在“’西安事变”中,沤心沥血,夜以继日地去工作、去战斗,他利用《西北文化日报》这个阵地,不失时机的进行宣传抗日、宣传团结、宣传停止内战。重要社论由宋绮云亲笔撰写。除此之外,他还以“易云”“依云”“平凡”等笔名,发表社论、专论等署名文章,他的文章理论透彻,正气凛然。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宣传了我党抗日救亡的正确方针。事实证明,宋绮云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过程中,做了别人难以替代的大量有效工作。

1936年12月16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央代表团到西安后,在京西招待所接见了宋绮云和西北特支的其他领导人,对西北特支所开展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转达了中共中央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宋绮云表示拥护中共中央正确妥善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并为贯彻这一方针积极做工作。

“西安事变”是中国现代史的转折点之一,“西安事变”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参与者,是中国人民的功臣,人民不会忘记他们,也不该忘记他们!

“西安事变”后,宋绮云的处境极为危险,杨虎城将军曾关心他,约他一同外出,他在犹豫未决之际,“芦沟桥事变”发生了,他决定重返西安继续从事抗日斗争。

共和国最小烈士小萝卜头,其父亲更是一位英雄(作者:张法民)

1938年初,宋绮云从延安学习归来不久,中共陕西省委派他到鹿钟麟的河北临时政府(系国共合作的联合政府)任政治处副处长兼组织科长,负责与八路军总部的联络工作。这期间,他在晋东南见到了朱德总司令,朱德与宋绮云长谈中,肯定了他在17路军的工作成绩,并建议说:“只要有条件,还应当回到杨虎城部去。”后来,因鹿钟麟坚持搞分裂,排挤共产党,宋绮云遂根据八路军总部的指示,又重返西安。1939年11月,组织上又派宋绮云到晋西南中条山第四集团军总部,他的公开身份是总部的少将高参。被任命为总部干训班副教育长兼政治教官,后又被委任为总部干训班国民党的特别党部书记。

由于在“西安事变”和以后的历次革命活动中,宋绮云出头露面较多,引起了国民党特务机关的仇视和注视。为了安全和工作方便,宋绮云在1941年4月,离开西安,将全家搬到郊外的蒲阳村。1941年9月8日,宋绮云在总部突然接到“家中有急事速回”的电报。宋绮云回到蒲阳村时,才知道家中并未发电报,顿时想到这是特务机关施展的卑鄙的诱捕阴谋,他预感到情况不好,宋绮云正在委托家事时,3个工作服装的特务闯进宋家。他们诡称:“乡政府找宋绮云先生谈话,请他去一趟。”宋绮云知道事态严重,找借口拖延时间,等徐林侠从邻居家回来。暗示徐林侠,他被捕了。两个月后的一天,国民党特务又设骗局,诱捕了徐林侠和幼子宋振中(《红岩》中的小主人公“小萝卜头”)。

共和国最小烈士小萝卜头,其父亲更是一位英雄(作者:张法民)

宋绮云被捕后,开始关押在西安大雁塔(胡宗南司令部内)。随后又转押在重庆中美合作所的“白公馆”“渣滓洞”贵州“’息烽集中营”和贵阳“麒麟洞”监狱。狱中8年,三进山城,四易魔窟。宋绮云在狱中党组织的领导下,团结狱中难友,保持革命气节,仍时刻不忘党交给的工作。1949年9月6日,宋绮云、徐林侠和幼子宋振中,同时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重庆歌乐山松林坡“戴公祠”警卫室。

1949年11月29日,重庆解放。第二天,我西南军事委员会查找到了烈士的遗体,成立了治丧委员会,为杨虎城、宋绮云等烈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邓小平、刘伯承、张际春等西南党政军主要负责人和各界人士1000多人参加了追悼大会。党中央专门发来了唁电。深切地悼念杨虎城、宋绮云等烈士,陕西省人民政府为宋绮云、徐林侠、宋振中烈士,在西安风景区韦曲杜公祠修建了烈士陵园,供人民瞻仰。2009年6月,宋绮云被评选为“5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

共和国最小烈士小萝卜头,其父亲更是一位英雄(作者:张法民)
张法民,男,笔名星火,江苏省邳州市人,中共党员,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先后在《人民日报》《北京晚报》《农民日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江苏地方志》《世纪风采》《江苏炎黄文化》《徐州日报》《彭城晚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徐州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刊播消息、通讯、报告文学、散文、言论等作品2000余篇,有的作品在全国、省、市获奖,多篇文史作品被方志江苏公众号、紫牛新闻和今日头条采用,目前系徐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徐州市地方志学会理事、徐州市关公文化研究会理事、邳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大运河文化研究会》理事、《邳州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