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厚了再动笔(作者: 周 波)

阅读厚了再动笔(作者: 周 波)
最近,有几位文友小聚,聊起微信写作中,有的作者喜欢“唱四季歌”、说“车轮语”的问题,而且是不停歇、不间断。此类现象,实际上是无话可说再“硬凑”。究其原因,是“肚里没有货”,缺乏阅读层次,阅读厚度不够,就匆匆动笔,写出来的文稿,读者不想看,甚至看不下去是必然的。

什么是阅读?阅读就是思考。阅者,看也。但比看要深一些,它不是随意地、可有可无地观看。是有目的地、带着问题观看,是一个思维过程,边看边想。

广义来说,阅读有六个层次,前三个信息、刺激、娱乐,是维持人的初级的、浅层次的精神需求,可以用“看”来解决。后三个知识、思想、审美,是维持高级的、深层次的精神需求,只看不行,还要想,这才是真正的阅读,可称为狭意的阅读。

当下,最时髦的电子读物盛行,主要承担提供信息、刺激和娱乐的任务。它的特点是快捷、方便、形象,但也带来一个问题,浅显、浮躁,形象思维多,逻辑思维少。

文字有一种神奇的诱导人思考、丰富人精神的功能。大家不知注意到没有,现在要是去谁家串门,家里没有书架的很多,说严重一点,到处看、找,也见不到一本书。好像既然有了饭碗(钱、财厚厚的)就不用再读书,这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缺失。

话题再回到开头说的,为了减少写作“四季歌”、“车轮语”,增强写文章的深度,最关键的还是加强阅读的厚度,多读书、读好书,阅读厚了再动笔。

写作(文章)要当钻石磨,文章为思想而写。每次写作都要挖出别人没有表达过的思想。对这种新思想的追求就像铸炼新词新句一样,务求个性,务求最新,“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

(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黄海昇的头像
    黄海昇 2025-03-25 12:40

    北宋书法家黄庭坚曾说:“人不读书,一日则尘俗其间,二日则照镜面目可憎,三日对人言语无味。”秉记咱们黄氏祖先的淳淳教诲。我们只有不断地读书,拥有丰富的阅历,才能呈现出非凡的气质与魅力。苏东坡语录:“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读书,能解决80%以上的迷茫彷徨。有人写信给杨绛,表达内心的困惑。杨绛回复:“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倘若一个人陷于困境,最大的可能就是认知不足,而读书恰恰是拓展认知和视野的最佳途径。要知道你经历过的,书中都经历过;你没有经历过的,书中也会提前给你铺路。哪怕书不能立即给你答案,亦能承载你的情绪丰盈你的灵魂。当你深陷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