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要努力 (作者:黄兴洲)

活着就要努力 (作者:黄兴洲)

人活的是精气神,失去这个,什么也难成功。

我上小学到四年级,还不知想干啥,到六年级时,知道还要考中学,学习的积极性高涨起来,吃罢晚饭后,跟几个好学的同学一起到学校教室里自觉上晚自习,班主任马幼骅老师见我们自觉学习,只是夸了几句,也没有辅导。

那是1959年下学期,没有老师辅导,没有汽灯和电灯,只在自制的墨水瓶里倒入煤油,安个纸捻子,如豆的灯火冒着黑烟,鼻孔都薰黑了。

那年的努力,几个上晚自习的同学都考取了初中,可见会拼才能赢。

1960年上初中,报名时农村户口的学生要带户口粮油关系的,我们入学不到一学期,国家面临自然灾害,一连三年(60、61、62),我们这批农村学生吃国家供应粮才几个月,户口统统又转回农村,尽管国家困难,还是给我们每月补助粮、油、助学金,帮助我们度过灾难。

人活着最大的问题是吃饱饭,在饥饿面前,有一批意志不坚定的学生经受不住考验,辍学了。

交朋友要志同道合,和我关系密切的几个同学互相鼓励,学得很勤奋,上完学校规定的晚自习,还主动留下来延长自习时间。

当时学校并不提倡学生加班加点,怕影响学生身体健康,我们的举动,任课老师心里很高兴,有时也到教室里转转看看,教室里的电灯不敢亮,见我们用书本遮住煤油灯,同情我们,指点一下就劝我们回宿舍休息。

勤奋拼搏是一定有回报的,我们几个加班加点的同学中,在六三年的中考时,有好几个考取了高中,要知道六三年的中考录取率极低,邳中四个毕业班二百四十名考生只录取13人。

从1963年到1966年,不断有同学辍学,我们曾共同艰苦奋斗的同学互相鼓励,团结拼搏,一直坚持到1966年5月轰动世界的大运动的到来。

历史来了一个大动荡,大变化,我们在学校不招生、工厂不招工的大环境下,无条件地回乡参加劳动。

城里知青上山下乡,家在农村的我们理所当然回乡务农,高中生回乡务农,生产队里的农活不分文化水平,庄稼的种、管、收,积肥、扒河、修沟渠……这些体力活都得参与。

12年的寒窗苦读并非无用,我白天劳动休息时教年轻人唱歌,晚上给他(她)们读小说,努力活跃年轻人的文化生活,把自已溶化在广阔天地中,终于学会了许多农活,夏天光脊梁晒脱一层皮,冬天冰肿一双脚,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心里充满着企盼。

终于一丝曙光闪现,国家教育事业不容迟缓,学校缺教师,我这个六六届高三学生有了用武之地。

我喜欢文学,校领导安排我代毕业班语文,另加一些副科,我深厚的文学底蕴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我孜孜不倦地备课,耐心向学生传授知识,在公社教革组组织的统考中,我代的班成绩夺取全公社同年级第二名,获得五元奖金,当时的工资是每月16元哪!

我的教学是勤奋的,得到公社教革组,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的共同认可,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已三十二岁,国家给了我们老三届毕业生进考场的机会,我不愿放弃这个机会,七七年冬季招生,我正代毕业班,没时间复习,仓促进场没成功。

1978年暑假招生,我一边认真给初二毕业班上课,一边抽空复习一遍高中语文、数学、政治、史地生,报考了文科。一个多月的拼搏,功夫没有白费,录取了。

七月二十日到七月二十二日三天的考试,天气炎热,汗水顺着脸脥流到下巴,滴在胸前,汗衫湿透了,考场里超过三十岁的寥寥无几,我和应届毕业生的孩子们“争功名”,有点内惭,范进中举的文章我学过,我成了七十年代的范进。

我的学生回家宣传:“俺老师考取大学啦!”学生反馈回来说:“俺娘说的,您老师都三十多了还求上进,你们年纪轻轻不能落后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黄小学一九七八届毕业的初二毕业生,有十几个考取中专、高中,高中毕业又考取大学。

我大专一年半后,中学师资缺乏,好多初级中学都是初中毕业生带初中,高中毕业生带初中,我们实习加分配都进入了中学,成了学校的中坚力量,后来几乎全成了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

在中学里,受过高等教育的我如鱼得水,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这时领的是国家财政工资,吃的是国库粮,为党的教育事业拼命,义无旁贷。

学校照顾我,把我对象也调入学校搞后勤,我成了“双职工”,我没了后顾之忧,白天黑夜为教好学生而拼搏。

节假日,我为好学的学生补课,准备好茶水,不收取费用。只求我代的学生都有个好成绩,深得学校、公社领导的赞扬,每年评奖,从来都是优秀教育工作者,公社、教育局、县政府各级奖励从没间断过,有了这些成绩做基础,为后来顺利评上中学高级教师扫平了障碍。

1995年暑假开学,我调进县城的邳州六中,一边担负学校的一部分后勤工作,一边兼代一个班的数学课,从初一到初三,三年来无代价利用节假日为所代班级好学的学生补习功课,从未收取学生一分钱,只求把这个班的数学成绩搞上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汗水没有白淌,同年级十个班的数学成绩终于从第一次的老十追到老三,校长表扬我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不信东风唤不回。”

由于三十几年勤勤恳恳的努力工作,在领导眼里我是头老黄牛,在同事眼里我是“拼命三郎”,在学生眼里我是个不知疲倦的园丁,所以在一九九八年的职评中,顺利地评上中学高级职称。

2000年 退居二线以后,受顾智甫校长推荐,受聘于官湖武校任教两年,武校校长是我八六届教的学生,我负责给他做中学部业务,教初二、初三两个年级数学,尽心尽力出谋划策,帮他送走两届初三毕业生去南京农垦技工学校考试,有的毕业后就在南京就业,他们念念不忘我对他们的关心和教育。

人活着,有事干才好,有事干生活就充实,忙忙碌碌心才安,心安心态好,心态好自然对生命就充满着活力。

2006年退休了,人退心未退,迷上了写作,几十年的知识积垒,从小爱好文学,一心写几部书的我,这才有发挥的时间。

特别是三年疫情期间,不能出门旅游,不能走亲探友,就猫在书屋里写作,当初用笔在纸上写,花钱打成文字变成电子档,后来学会使用智能手机,直接在手机上写、改、发,真方便,走、坐、卧都能写,故事情节展开了,恨不得一气喝成,攒了几十年的知识宝库如开了口的水库,水头奔腾跳跃收不住了。

天热时从早上四点钟起身去书屋写,直到晚上六点才回家,那些年老伴身体尚好,家务事不须我操劳,我如鱼得水,一发不可收拾,天天发一篇小说或散文,令同事们惊奇,问我:“你哪来的那么多素材?早晚有一天会江郎才尽。”我笑他太小看人,我肚子都是故事,写短篇不过瘾,写中篇,写长篇,越写脑子越灵活。

遗撼的是从2021年夏,老伴的身体发生了病变,由“三高”转化为小脑萎缩,成了半痴呆,失去了劳动能力,不能办饭洗衣服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的写作时间,但是,我毫不后退,我每天安顿好她的吃喝拉撒后,抽空就写,几年来,写了短小说五百多篇,中篇小说六部,长篇小说四部,自费出精短小说集一部(一百篇)(中国文史出版社正规书号),出杂志《长江文学》四期,《邳州速续》杂志八期,《邳州速读》小报九期,《书画院传奇》四部。

夕阳无限好,珍惜每一寸,让余热再度发光,必须努力加薪,我努力把积存的藏货献给社会,给短暂的生命余烬再发热发光,不努力不行,趁生命力还旺盛,心态还健康,再拼一把!

(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

  • 墨人
    墨人 2024-03-05 08:36

    勤劳努力,带来了无限的光明。

  • 一棵树
    一棵树 2024-03-05 06:48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为黄老师自强不息的精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