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运河畔曾轰动邳县人民的三个演艺团 (作者:屈绍金)

古运河畔曾轰动邳县人民的三个演艺团 (作者:屈绍金)

一、邳县(滩上)杂技团

我说曾轰动邳县人民的三个艺术团体,这句话一点都不过分。现在年龄50岁以上的邳州人都能记得或亲眼看过。这就是当时滩上公社的邳县(滩上)杂技团、邳县(滩上)马戏团、邳县(滩上)飞车走壁团。滩上公社文化底蕴深厚,艺术人才辈出,当时我在滩上文化站工作三十年(于2002年在赵墩镇退休),在滩上文化站做群众文化工作时,这三团可以说是我亲手扶持和组建起来的,下面我简单介绍当时这三个团的基本情况。

邳县(滩上)杂技团建于六十年代,由原来的地摊演出、广场演出走向剧场舞台演出,当时以滩上街的杂技艺人张成道老师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因为他曾在东海县杂技团参加演出,同时他的几个儿女通过近几年的勤学苦练已经能够演出了,并且他又收徒弟王怀平、吴厚彬等艺人,当时农村文化生活匮乏,每个乡村都邀请为他们演出。后来,他们又到各个乡镇去演出,这样杂技团渐渐地扩大起来。当时在滩上公社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杂技团发展很快,有些乡镇主动邀请为群众演出。另外,我在文化站工作时,因为滩上是公办文化站,每月由上级文化部门发给20元的费用,经宣传委员批准,全部用在杂技团的发展上。

当时有滩上人民公社,给邳县文化局介绍,把滩上杂技团改名为邳县杂技团,经过文化局领导亲眼目睹滩上杂技团的演出水平很高,就答应把“滩上杂技团”改名为“邳县杂技团”,并且,杂技团到外地演出,都挂邳县杂技团的名字。

当时,邳县县委召开三干会时,曾多次邀请滩上杂技团为大会演出,受到干部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杂技节目演出的内容很多,常演的有武术类、顶功类,有硬功、有柔术洞天福地技巧型,各种类型均有代表性节目杂技源于民间,源于生活,艺人演出场地不受拘束,无论在场院、广场或舞台都能演出。邱州杂技造型优美,并有高难度演技。讲究服装道具,伴奏音乐独具特色,特别在舞台演出时,与灯光、舞美巧妙的结合,体现了邳州杂技独特的艺术风格。

滩上杂技团演出武术、舞蹈、杂技于一体更具有观赏性。滑稽节目以演员奇特的化妆、服装用诙谐幽默的手法,将难度较天的杂技技艺表演出来:魔术表演节目,演员利用一些巧妙的道具通过演员藏、爽、晃档等巧妙的艺术处理,变幻莫测,出人意料;高空节目如高台含花、高空险技,演员利用惯性原理,借助物体运动,表演出高、难、奇、险的动作。

杂技团主要节目:《柔术翻杯》、《椅子顶》、《杠杆》《柔术钻桶》、《高台含花》、《空中晃板》、《空中钓鱼》、《高车踢碗》《百花台》《舌彩戏法》《刀劈活人》等;道县:桌子、椅子、凳子、军子、杯、盘、碗、碟子、、钢丝、跳板、坛子、花、

瓶、圈球、棍等以及各式各样的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劳动器具,每台节目均在 100 件以上;服装:面料为棉、等,据不同节目,不同角色进行色彩款式设计,选用面料;伴奏音乐根据不同节目伴奏不同的曲子,主要有:《喜洋洋》《步步高》等,还有用戏剧曲牌来作伴奏 主要乐器有:鼓锣、、喷呐、笛子、笙、二胡等。

1976年2月,徐州地区文化局搞首次杂技、戏剧调演,邳县(滩上)杂技团参加了这次调演,我和宣传部门马恒才同志同时参加,作为领队,邳县(滩上)杂技团当时演出很受欢迎,最后留下来和徐州地区杂技团一起为领导汇报演出。

滩上杂技团最旺盛时期在六十-九十年代,主要演员张成道、张成功、张金环、张金平、王怀平、吴厚彬等,九十年代以后逐渐减少,目前仅有张成道为首的杂技班还在间断活动。

古运河畔曾轰动邳县人民的三个演艺团 (作者:屈绍金)

二、 邳县(滩上)马戏团

1960年,由魏学臣、魏东和他几个女儿一家建立了马戏团。

滩上马戏团演出时,开始先“遛马”,也就是“遛坊”,使马驯后“上套”。动作有“走马观花”“马前马后”“马左台右”“一马双跨”等。表演时演员或站或卧在马身上,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如“马上射击”“马上拾钱”(金钱放在地上)、“抢马上僵”“马跑戴官灵”“马钻(跳)火圈”“马半挂飞”等动作。

滩上马戏团的代表作品为“马半挂飞”,于 1986 年创作习练成熟。即在马跑如飞时,全身 90 度大倾斜。这需要较高的技巧,难度较大。

“马戏”主要看驯服的“马”,其道具有:射击用的枪、戏剧帽子、火圈等,表演服饰根据角色而定,一般用红绿镶边的紧身服装,有时也用戏剧服饰。伴奏音乐一般为传统的曲牌,如一些欢快、激昂的曲调。伴奏乐器主要有锣鼓、唢呐。

1970年,由邳县文化局批准,挂邳县马戏团,同时到外地演出,文化局出介绍信。

当时,邳县马戏团是徐州地区仅存的一班,演出人员10多人,他们平时主要到苏、鲁、徽各地,集日在广场演出。

古运河畔曾轰动邳县人民的三个演艺团 (作者:屈绍金)

三、邳县(滩上)飞车走壁团

八十年代初,继滩上杂技团(魔技团)和摊上马戏团在社会公演后,又成立了飞车走壁团。广大观众羡慕地说“真没想到,小小的滩上能排练出这样精彩的节目,如果不是亲眼看到,真是让人难以相信。

飞车走壁”节目,属于杂技类。表演时,演员们骑着摩托车,飞快的在一个大大的圆桶里转圈,当速度越来越快时,摩托车渐渐地离开了地面,跑上了桶壁。这个大大的圆桶似一个高高的深井,桶壁与地面几乎垂直,光滑的桶壁上似乎连一只小鸟也站不住,最后竟然在离地几米高的半空中贴着桶壁盘旋,高速摩托车却在上面飞驶。。。。。。

表演时,几个演员可同时进行,你追我赶,你上我下。他们在圆筒状建筑物内表演飞车走壁,最后在竖直壁上作匀速圆周运动。现场表演十分惊险,观众们看的是目瞪口呆,小孩在观看时,两手拉住爸爸的胳膊,生怕摩托车从眼前冲过来。请观众们不要担心,演员们在表演时轻松自如,原来演员们掌握了飞车走壁的奥妙:在表演时,摩托车必须达到相当高的速度,车子才能倾斜得像立在壁上一样,若是速度突然变小,就会出现危险。

飞车走壁团全是青年演员,他们自筹资金,购买服装道具,刻苦排练,特别是高难度动作,都一个个突破。有的演员排练中受了伤,流了血但是他们没有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们竟能演出了。他们这种精神,感动了邳县的文化主管部门。也和杂技团、马戏团一样,滩上飞车走壁团后改名为“邳县飞车走壁团”。

他们主要到苏、鲁、徽各地演出,主要演员:王怀平、王怀中、李波、魏玉花、王健、吴厚彬等。

(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